首页 -> 2008年第6期

在学生思考中静候收获

作者:陆 军




  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促使老师们努力去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状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冷冷清清的课堂少了,学生积极参入的热热闹闹的课堂多了,但往往热闹过后,让人感觉回味无穷的时候并不多,常常只是在脑海留下几个无关痛痒的小细节。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生命桥》一课时,抓住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一句中的“猛蹬”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的情景。接着教师问:“这一蹬使年轻羚羊——(获得了新生),这一蹬使老羚羊——(走向了死亡)。”随即,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死”两个字,问学生:“看着这两个字,你想说些什么?”听课至此,笔者不禁暗暗赞叹:多么精巧的构思!多么富有哲理和人文意味的问题!学生很快举起了手,教师叫起一个个孩子发言。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孩子们能有所体会实属不易,可惜却说得支支吾吾,罗罗嗦嗦,表达得不简洁、不准确,体会得也不深刻。老师呢,帮学生一把吧,似有包办代替之嫌;不帮吧,学生说得又不尽如人意。于是在总结时,教师说了一句深刻的话:“死是为生者而死,生是为死者而生。”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习作《爱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后,教师揭示文题,问:“你的爱好是什么?”“你能不能让大家相信你有这个爱好呢?”刚才小手如林、气氛热烈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思索片刻,有几个学生举起手。老师不慌不忙,亲切地说:“打开课本,读读例文和提示。”当学生通过讨论领悟到“写人离不开事例,事例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一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又问:“你能不能这样做?”学生静静地思考,教师没有走动,没有提示,悄悄地等待。一个学生举起了手,第二个,第三个……学生陆续举手了,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用笔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
  以上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的教者,课前是下了功夫的,整节课内容环环相扣,构思精巧的细节不少,可惜这一番用心良苦的设计未能深入学生的心田。如果教师能够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学效果应该会大不相同的。风格迥异的第二个案例,朴实得近乎常态课,教学效果却出奇的好,关键在于那两次静悄悄地等待。
  
  (一)静悄悄地等待,是对全体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就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当前的不少课堂,给人的印象是气氛过于紧张。对一些浅显的问题、低层次的要求,学生的发言面是广的,教师更乐意把这样的机会留给中等生、后进生;而对于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重点句段的朗读,机会只属于极少数优等生。难道这就是“因材施教”吗?因材施教,追求的是不同的过程同样的效果。而上述的教学行为,会导致占大多数的中下生的思维惰性——反正有人会说、会读的,我只要听就可以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思维处于这样的临界状态,是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的。所以,当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要求感到困难时,教师不妨等一等,让学生再去读读书,慢慢想一想,要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跳一跳能自己摘到葡萄。这个深刻的思维过程会在潜意识中给中下生很大的影响,让他们更加自信,更乐于学习,更愿意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静悄悄地等待,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不会学习的孩子学习起来是被动的、消极的,往往事倍功半;会学习的孩子学习起来是主动的、积极的,常常事半功倍。课堂学习,第一要会思考,想好了再说。思维的敏捷性固然重要,但对小学生而言,思维的准确、全面、深刻显得更重要。咀嚼篇章、切己体察、涵咏体味,都是需要时间的。第二要会表达,仅仅满足于表面上热闹是不行的,表达训练要有质量。学生的发言,要尽量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对于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内容,或是很好的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可以让学生动动笔。
  
  (三)静悄悄地等待,让教师追求简约之美
  
  一堂课,尤其是一堂公开课,教师要展示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丰富多彩的新教育理念、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急功近利的思想,挤占了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应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要删繁就简、精益求精,不要太紧凑、太紧张,让学生更加轻松一些,让自己更加从容一些,真实、朴实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静悄悄地等待,是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真切的、真诚的关注,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让我们在汹涌的教改浪潮中保持一份冷静,春发芽夏开花,秋结果冬储藏,一切都在时光的等待中静候一份沉甸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