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倾听的操作策略

作者:颜厥苗




  [摘 要]学会倾听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一种基本品质,是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本文从营造倾听氛围,丰富倾听内容,重视方法指导等方面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学会倾听 新课程 学生能力 策略研究
  
  (一)观察:无效倾听的现实
  
  1.来自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请一名小朋友站起来发言时, 有的学生在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在那玩弄文具、学具;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在认真倾听这个小朋友的发言。当这位小朋友回答完问题以后,老师接着问:“对刚才小朋友的回答满意吗?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学生往往答非所问,继续说着自己的观点,或者说着与刚才小朋友几乎相同的看法。
  2.来自课间交谈中。学生:“老师真是的,课堂上老叫我们要互相倾听、互相交流,在小组活动中我的好意见都被别人听去了,发言又没有轮到我,真是不甘心。”
  3.来自“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课题”研讨会现场。老师: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自我中心意识太强了,认为自己的意见一定最好的,课堂上不会听老师、同伴的意见,课堂效率低下,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二)拷问:缺失倾听的原因
  
  1.独生子女的成长特点。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会也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想听就听,想说就说,表现在课堂上:上课和“我”没多大系,你说你的,我玩我的,无心听老师和小朋友的发言。
  2.相对滞后的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难于激发倾听动机。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画面,教学内容本身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当然学生也就不会有“倾听”的欲望了。
  (2)单一教学设计孩子不爱听。课堂教学单一、陈旧,缺乏生机与活力,长期重复着同一模式,缺乏新意和变化,引不起学生兴趣。
  (3)陈旧评价机制滋长的不良习惯。老师的评价方式陈旧,单纯靠“诱导”和“哄骗”,千方百计靠物质奖励来维持。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滋长一种“功利性”或产生“浮躁”心理,静不下心来倾听,更静不下心来思考。
  3.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
  (1)缺乏倾听的耐心,往往一个小朋友回答不出问题,不出两秒,下面就“我!我!”一片,即使刚才那位小朋友想回答了,其他小朋友根本听不进去,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2)缺乏倾听的方法。我们过分强调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而忽略了听同学讲的意识培养,强调了接受的获取式倾听与表达,忽略了批判的思辩式倾听与表达方式的培养。
  
  (三)激活:有效倾听的课堂
  
  1.营造倾听氛围,以“需要”启“主动”。
  (1)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听,不能靠硬性灌输,要在和谐的气氛中渗透这种意识。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告诉他: “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还可以通过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听”的用处,逐渐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2)构建和谐的课堂。心理学家指出:在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孩子们身心放松,积极参与,他们认真倾听、敢想敢说,孩子们会把各种感受、怀疑与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和交流。因此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切活动的前提,要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使学生愿意和你对话,愿意向你倾诉。
  2.丰富倾听内容,以“生动”启“互动”。
  (1)创设有趣情境,乐于倾听。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因此,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要借助童话、故事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投入积极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倾听愿望。
  (2)创新教学设计,善于倾听。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喜欢新奇新鲜的东西,富有挑战性、有趣味的课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因此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倾听。①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轻重”时,我让学生任选两个水果,猜一猜轻重。学生兴趣盎然,有的用眼睛看,有的用手掂,争先恐后地发表着意见,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判断方法,并积极对同伴的判断方法进行评判,寻找简洁准确的比较方法。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活跃、有效。②教学方法多样化。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充分发挥同伴效应,引发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教学“8、9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6、7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我就让多个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对角色变换感觉特别新鲜,所以听得特别认真,取得了良好的倾听效果。
  (3)发挥评价功能,鼓励倾听。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经常会说: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你还|能加进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另外,我还建立评价机制,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在评比栏里给他加星鼓励。
  3.重视方法指导,以“成功”启“个性。
  (1)倾听前的明确目标。老师没有给学生明确的倾听任务,学生不知道听什么,因此,在学生发言前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指令和要求,如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反驳的意见”,“你还能想到什么?”这些目标指令性问题能使学生明确任务,有效激发倾听的欲望。
  (2)倾听中的方法指导。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进行“听”的指导:①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②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及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另一方面及时挖掘课堂上学生的即时性生成因素,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来组织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让学生的经验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来了解学生课上及课后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倾听后的独立思考。要引导学生倾听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学会处理倾听后的结果,进一步对生成的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体验,充分体验到倾听所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3]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