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探析科学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性

作者:王建国




  培养个体的问题意识,提高个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只有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缘起
  
  当前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突出个性化、主体化、多样化特征,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释更为重要。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在问题意识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般教师为学生的“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只学不问,学生上课基本上是“没有问题来,没有问题去”,并没有做到“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去”。还有的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并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满堂灌”。 如果整节课教师所提的内容都是“是何、如何”类问题,对“为何、由何”类问题涉及不深,“若何”类问题几乎为零的话,那么所有问题都是事实性的(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回答),所提问题与其说是在努力引发一场有意义的讨论,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口头测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单个问题的有效性
  
  1.科学性原则。
  (1)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是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时应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应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要求设计相应的问题,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2)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教学问题应该基于课程内容,或隐含有课程内容所需的要素,或者是基于现有课程内容之上、并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拓展。
  (3)问题陈述清晰、具体、完整。问题的语言载体是问句,问句由已知部分和要求解答的未知部分构成。问题是建立在已知判断的基础上的,经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解答。这就要求问题中的已知判断必须正确,这样的问题才具有科学性。因此,教学问题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一个表述不清、含糊混乱的教学问题不但无助于教学实施,还有可能导致教学朝无序的方向发展。例如“饱和溶液跟溶液的浓稀关系密切吗?”,该问题表述含糊不清,应改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2.启发性原则。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有启发性呢?
  (1)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所隐含的信息或知识应该基于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基础,并能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思维,并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说,问题的已知条件越充分,解答问题就越有把握,问题也就越有启发性。例如“什么是物态变化”这样的问题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可引导学生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把问题改为“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固、液、气三态变化?”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越难的问题就越有启发性了吗?”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设想一下,一个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了难题,这对他的启发能算小吗?我们所提的问题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获得知识,而绝不是有意去难倒学生,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从下手,就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2)问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以问促问。例如,“根据今天所学的影响压强大小因素的知识,找找看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应用,比比看谁找的又多又有创意”这样的问题既能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又有竞争评比,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如,在开展探究“净化空气”的主题时,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此时教师乘机提出一道趣味化学题,引导学生在课外深入开展探究:下表列出的是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组成,为什么稀有气体含量不变而氮气含量却减少呢?请你对其作出分析和解释,并设计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3.针对性原则。
  (1)问题要明确目标,问而能思,思而能答,答有所获。教师的问题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有不同的资质和知识底蕴,有不同的见解主张。教师的问题如果没有针对性,往往使学生迷茫失措,不会答或答非所问。
  (2)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教学问题必须贴近学习者真实生活世界,保留适度挑战,设置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习者的投入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对教学问题所隐含知识的探究与思考之中。如学习“热膨胀”的内容时,教师提出设想:“把充气气球放入低温液氮中后气球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猜想热情,并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如果提出:“你能用老师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具有热膨胀现象吗?”这样的问题难度偏大,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应该修改为:“(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图)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下一步就可让学生模拟该实验设计方案,证明液体具有热膨胀现象。
  问题除了由教师在课前预设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情况由老师或学生来生成。在学生回答以后,老师接着追问一个探询性的问题,这对于重新组织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当学生解释了气球放入液氮中后会因受冷而缩小后,教师马上追问,“如果把瘪掉的气球从液氮中拿出来,气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三)问题集的有效性
  
  安排科学合理的一节课的教学问题分布应该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问题集的编列大致有以下一些问题类型:①平行型:与同一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同一类型的问题;②收敛型:以开放性问题开始,然后逐步缩小聚焦到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③拓展型:由与主题内容最直接相关的问题逐步拓展过渡到开放性问题;④提高型:由简单教学问题开始,问题的难度逐级提升,典型的浅入深出型;⑤下降型:先引起学习者认知冲突,再将问题分解,逐级降低难度。当然,问题的编列远不止这几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用、创造性地应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机调整,目标均为充分发挥问题的功效,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问题意识。
  当然,并不是说教师每节课设计的问题都要具备以上类型,但是应尽可能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既要有针对具体内容的问题,又要有面向方法态度的问题。要考虑老问题、新问题与疑难问题的有机组合,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例如,在开展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内容时,笔者首先在一个班级这样设计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等等。结果,虽然所提问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但没有从学生已有知识(老问题)入手引出待解决问题;问题设计形式单一,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少;教学问题类型分布不均衡,缺乏对学习者更高思维训练的问题;问题的情境性不强,较难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经过反思,笔者再次设计问题如下:设置的“老问题”有“播放一段乐音和噪声,为什么同是声音,却让我们产生不同感觉呢?”“关于声音,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新问题”有:“敲击鼓面、拨动琴弦,进行发声活动,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讲话是哪里在振动?蟋蟀的鸣叫、响尾蛇发声分别是什么在振动?声音在空气、水和木头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为什么游击队员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知道远方有无日军火车开过来?”“疑难题”有:“敲击音叉,听到声音。怎样观察音叉的振动呢?回声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根据回声计算距离吗?”“声音可以在木头、水、真空中传播吗?”“假如你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登陆月球,可以用哪些方式和同事交流?”
  总之,教师设计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修改,再实践,再修改,在此过程中,问题的有效性就逐渐得以提升。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并不见得都能回答或回答得正确,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善于启发点拨。有时学生无法应对,可能是难度较大,应该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要及时作出恰当的反馈,以保护学生思维积极性,尽量不要自己回答问题,不要打断学生的错误答案,以免挫伤积极性。教师要能够接受部分正确的答案,甚至出乎意料的答案,并逐渐导向目标答案,还可以将回答问题作为一种奖赏,使用更宽泛的标准,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翠荣.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措施[J].江西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