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情景创设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作者:陈小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关联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念和理解数学。因此,“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极其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笔者对近几年的实践进行了回顾与思考,觉得不少情境创设误入了歧途。
  
  (一)情景误区
  
  1.情境创设缺少目的。在《认识乘法》一课教学中,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多彩的画面“动物园一角”,老师问: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许多小动物。生2:我发现那儿有小树、小桥,白云。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在游!生4:我发现小兔子在开心地跳动。……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却没有一个能答到点子上。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认识到情境创设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而并不是无目的让学生发现。
  2.情境创设偏重形式。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生之间展开如下对话:(师)小朋友,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四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它们吗?(生)喜欢!随后课件出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道跑出一个“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流于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用处的。
  
  (二)情景设置要求
  
  新课程下的“情境”应该是一个“求真、和谐、务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增加“数学味”让数学教学回归数学本位。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的真实性。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加以应用的原因。为此,在数学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时,要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11元的书,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学生想出了用一张10元、一张1元付款的方法。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成为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支撑点,再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个位与十位之间的十进制的关系,逐步形成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通过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身边的事物。
  2.情境的目的性。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体验其中的数学才是目的,教师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创设的情境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切记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为教学服务,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和“敲门砖”。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四个小动物一起去参加运动会,当他们走到一座小桥边的时候发现桥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然后直接把问题指向过桥要注意什么?他们能过桥吗?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吨”这个新知识点,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吨的知识的欲望。这样的情境既体现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失其中的数学味 。
  3.情境的问题性。新的课程理念将重点放在人类关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决定了思维的方向。好的数学问题既要蕴含数学问题,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明明和兰兰分月饼的情境:4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1块;1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该怎么分?怎么写?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小学生很具有吸引力,他们都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合作、交流,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情境创设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