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中学生物教学探索

作者:刘贵侠




  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中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直接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了解生物学规律,掌握生物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在新世纪显得极为重要。
  
  (一)利用生物学史及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是发展创造才能的基础,也是打开成才之门的金钥匙。从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来讲,虽年龄稍有增长,但他们还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讲,爱问爱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可以说具有“好动手、好发问”的特点。因此,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如通过生物实验以及标本、模型、图表、演示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以生物史实,特别是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如克隆羊──多莉和转基因猴──安迪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至于克隆人更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和关注。),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深厚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环节。这不仅有利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推行素质教育,加强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以知识为学习基础,以能力发展为中心,教师特别是生物教师要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生物教学就应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学是以学科形式进行的,提高学科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习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动植物和一些充满奥秘的生命现象。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理解,是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本内容的。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能力也会逐渐地提高。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在每个环节中注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青蛙反射实验”这一节时,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验要求、方法、步骤亲自动手做此实验,取掉脑后,对青蛙进行刺激,看青蛙是否出现搔扒反射,为什么?这样不仅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思维能力。
  可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把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学生的能力定能得以提高。
  
  (三)积极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
  
  在课堂上,尽可能利用生活实体、标本、挂图、模型来观察生物现象,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但这毕竟有局限性,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接触生物体以及其生命现象。如采集制作标本,并将它们分科、分类,区别不同科类生物的结构、特征。又如,讲到“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和“植物需要无机盐实验”课时,请学生在课外时间准备好实验材料;用酸奶瓶代替锥形瓶,用冷开水代替蒸溜水,提取好土壤浸出液,根据教材内容自配营养液,并在三个酸奶瓶中配上相同的幼苗,提前四个星期在家里实验,上课时带到课堂来。结果是:生长在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健壮挺拔,叶色鲜绿;生长在冷开水中的幼苗矮小枯萎;而生长在自配营养液中的幼苗各位学生结果不一。这时教师及时提出植物生长是需要各种无机盐的,由于自己配制的营养的成分不同会导致幼苗生长产生各种情况。生物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把书本知识转化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渠道。
  
  (四)通过生物教学,加强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人类近年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频繁的自然灾害,如黑风暴、沙尘暴,特别是1998年7月中国特大洪灾,向世人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普及并加强环保意识势在必行。而普及和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中学生应该走在前列,普及和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对国家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及和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教师特别是生物教师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要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内容中,结合环保、人口、资源等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同时要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事例,以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去掌握、去宣传环保知识,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样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带到社会上去,人们的环保意识就会得到普及和提高,就会共同来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治理才能有希望,人类生存的地球才能希望。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加强能力的培养,就一定会造就出能适应新世纪、对新世纪发展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