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作者:丁建霞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语文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综合性学习逐渐得到重视。
  
  (一)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的认识
  
  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的利用
  
  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原则,有目的地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例如,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这种活动,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介绍课外知识,借此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上作文课时,就学生文章中的新观点、新问题请学生展开讨论;发挥学生个人专演课本剧,发展个性。举办写字比赛,使学生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2.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语文学习的自然、社会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首先从关心班级、学校做起,发现问题向班主任、校长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等。如我指导学生对清水河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组分工对清水河畔的加工粉条的手工小作坊进行调查,采访有关人士,师生共同研讨写出调查报告,进行宣传展览,通讯报道,倡议保护水资源、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等系列活动。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了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请发现错别字的同学利用课前五分钟把发现的错别字告诉大家,并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对错字加以分类、汇总,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3.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笔者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有的学生说:“爸爸起早给我做了早餐,在很多时候我以迟到为名不吃就走了,学了课文,觉得很不珍惜。”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学会了分享与承担。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也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只有注重基础,开拓创造,学以致用,才能在实践中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淘语言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谭文丽.语文课程及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