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谈谈农村孩子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
作者:刘 昕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的源头指的是师资,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农村教师的朴实和坚定,如老黄牛般辛勤的劳作,常常让我们自叹不如。然而每每与他们聊天时,他们流露出对教学的困惑,对专家帮助的需求,对教研活动的缺乏,对丰富、频繁、实实在在的教研一体化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无比羡慕,这让我们为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幸福的同时,对他们多了许多同情和焦虑,对他们的学生多了很多担忧和焦急。
新课程实施到现在,怎样让很多新的教育观点、教育科研的方法尽快地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教学中去,还要更进一步地去思考和落实。加快农村教师的学术业务培养刻不容缓!不是他们不要,而是他们所处的软、硬教学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教学思维,框囿了他们的教学视野。取法乎上而得之于中,“取法乎中而得之于下”,只有不断培养语文教师的语言审美情趣,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变得丰富、灵动、诗意。
1.让教师主题阅读成为常规。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本身也就是非常宝贵的阅读资源。从阅读意义上讲每一位有着丰厚积淀的教师,就是阅读资源的活的载体,而且这个载体随着自身的不断积累日渐丰富。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对话的时候,教师已经把阅读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情感倾吐就是一种无痕的阅读方式的呈现。教师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是默化,是浸润,是由内而外的覆盖,又是生活态度和情趣趋向的根植。所以读文字,首先是读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首先提高教师对语言的审美和理解,提高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全面认识。教师的主题阅读显得尤其重要。
2.让继续教育成为习惯。农村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各类培训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抓好青年教师的学历进修。学习新知识是青年教师“充电”、“补氧”的基本要求,学校对教师学习新知识要提供必要的条件。“整分式”培养就是将学校统一组织学习与教师个人自由选择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培养方式。如开展读书活动、知识讲座、信息交流、学习探讨等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同时进修性学习、钻研性学习、拓展性学习、更新性学习则由教师个人自由安排,但是学校必须利用统一组织学习的机会,反馈和交流教师个人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在学校里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农村青年教师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力。
3.让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制度。学校不但要坚持校内高级教师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制度,使学校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有序正常实效地开展;更要“走出去,请进来”,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不断送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汇报制度,形成一人所得辐射全部的良好状况;聘请专家、一线名师对教师进行理论的阐释、课例示范等多种形式的培养,以尽快促成青年教师走向教学成熟。农村学校可以和教育资源相对发达的城市学校结成教学互助联谊共建单位,在教师和教师面对面地接触、磨合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理念,走向教学的更高层次和境界。
(二)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美无所不在。在广阔的天地间,在自由的呼吸中,才能真正地领略到美的蕴质。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不能把目光局限在课程设置岁规定的课堂上。千娇百媚的自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众多文学作品,都可以带领学生入境审美,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
1.在自然中寻找。语言的本质是栖居于大地之上的,离开了广袤的大地滋养,语言最终将失去生命的活力而枯萎。因此,语文教育应当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宽广开放的境界和领域,使儿童在与自然、社会、信息世界的对话和沟通中,丰富感知,激发情思,活跃词语,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用充满生命意蕴的语言“状桃花之鲜”,“尽杨柳之貌”,“逐黄莺之声”……苏霍姆林斯基的“蓝天下”的语文课堂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蓝天下》这篇文章中讲到,一次,他带孩子们去果园上学,学校就在蓝天下、绿地上、大梨树下、葡萄园里。孩子们把皮鞋脱下光着脚走,高兴极了。果园被绿色的薄雾笼罩着,犹如海底的童话世界一般。田野、草地、大路,似乎在透明的热气中颤动,阳光照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孩子们被这美景吸引,渐渐地安静下来。卡佳说:“太阳在洒火花呢”,太阳为什么会洒火花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编起童话来。12年后,当卡佳即将毕业时,她在一篇作文中再次用这个比喻来抒发她对自然的喜爱。多么富有生机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对语言产生初步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当把孩子们领进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活世界中,沐浴朝霞雨露,聆听天籁。这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关键是看老师有没有带着孩子们进行诗意的寻找。
2.在课外阅读中享受。课外阅读在数量上总是远远地超过一本语文书的。比如教材中所选一篇写景散文,它只可能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景点,或是一个景点的某个特定的角度来写的。而同题材的文章虽然意蕴相似,却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与课文同素材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接受美的熏陶,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快地进入课文的意境可起到补充和促进的作用。比如在教《春天》这篇课文前,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描写春天的文章、儿歌和童话。在学生有了阅读铺垫和情感前奏的情况下,他们对课文语言的领悟一定会让人惊喜。领略了大海的深度和宽度再欣赏小池的清冽,自然会更轻松更透彻。
(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人韩愈嫌春天来得太晚,于是他凝望着飘舞的白雪时,白雪已不是白雪,它成为精灵,一种心情的代表。诗人赋予白雪此时此境特有的生命,也只是在诗意的凝视中,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人的纯粹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诗性来时,一份超乎物外的淡然和美丽想象成为极致。唐诗的率性而为,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成为“盛唐之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束缚,一切似乎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都是这样地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其实,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正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这让笔者很自然地想到儿童,想到儿童的想象,想起李吉林老师的著作《情境教育的诗篇》中这样一段话:鸟是黎明的歌手,呼扇着翅膀去迎接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小鸟的歌是会飞的歌。孩子喜欢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总想什么时候长上一对翅膀飞向远方。……他们连做梦也想变成小鸟,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这是孩子心中的小鸟之歌。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这童话般的王国就是语言的王国,所以李吉林老师多次提出教师要用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笔者以为,在把语言审美的信号传达给学生前,教师首先得用诗人般纯粹的情感去凝视世界,凝望文字,先放飞自己尚有的天真和烂漫去看“早春的白雪”,愉悦自己的内心,方能发乎其外使孩子被语言所愉悦。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他自己首先捕捉到“薄雾笼罩的果园”之美,“热气在颤动”的奇妙,才会有“蓝天下的课堂”。
澄澈、博大与丰腴的农村天地是孕育诗情的沃土,让我们不遗余力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唤醒农村孩子对语言的美好感觉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