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改进实验教学 提高科学素养

作者:李其新




   [摘 要]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开放演示实验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途径改进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课程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的核心理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而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在学生的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实验,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宗旨,而忽略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过程中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果的运用,而忽略实验过程的探究和方法指导。所以,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开放演示实验的时间和空间
  
  目前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启发提问,分析实验现象,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实验结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但学生对实验原理、控制的变量、实验的步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还是没有走出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当把演示实验作一个课题来研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制实验器材,自由结合探索研究,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使课程教学在课外得到延伸。如对决定电功大小因素的演示实验,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在上一节课末,以思考题的形式向学生出示研究课题“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这个实验方案。第二次上课前,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全班同学说出的方案达到十余种,有的方案比教材上的方案还直观:有的用小型电动机转动对钩码做功;有的利用夏天遮阳帽上的小型电风扇通上电流,比较它们转速的快慢;有的利用电阻丝加热烧瓶内的空气,用“U”型管显示高度差等。老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积极评价或作一些修改,然后让方案相近或相同的同学自主组合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充当技术顾问,变限制性的演示实验为开放性的演示实验,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性实验。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拓展学生实验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的学生实验常常是在掌握了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安排学生实验,来验证课本上的结论,其目的无非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历和巩固课本上的结论。教学安排一般是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然后把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实验册上,再分析、讨论,然后得出课后调查结论。大部分学生做了实验之后,都会对实验的结论非常清晰,但是当问及“本实验为何要选择这些器材,如果把实验步骤顺序交换会怎样,如果仪器损坏对实验有何影响,该如何处理”等相关问题,则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可见传统实验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要体现这一思想,就必须深化学生实验,拓展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思路,并把实验的结论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凸透镜成像》为例,笔者作了如下处理:①知识准备:学生自学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焦点、焦距、光心等相关知识。②问题准备:凸透镜有何用处?凸透镜成像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次实验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设计实验素格?这个实验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联系?③器材准备:(不仅要器材齐全,更重要的是器材摆放顺序)第1组把光屏放在蜡烛和透镜的中间,第4组把蜡烛放在透镜和光屏的中间,第2、3两组摆放正确(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其中2、3两组中单号使光屏、透镜和蜡烛火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双号不在同一直线上,但物距故意有些大、有些小。(给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
  上课时,老师只讲清实验的目的,简单介绍实验室提供的器材,然后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第1、4两组不能成像,第2、3两组中部分同学能成像),仔细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再让学生比较成像特点:有些同学得到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有些同学得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有些同学在光屏上找不到倒像(如果没有这一组,教师可鼓励学生移动烛焰),从而感受科学探究中的曲折和乐趣。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一提出了猜想和假设,明确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再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再结合以上思考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课后延伸:为了保持兴趣的连续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设计课后思考题:①当烛焰在很远的地方,成像特点如何?当烛焰逐渐向透镜靠近,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②是否存在一点能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哪一点不能成像;③如果用凹透镜来代替凸透镜能否成像;④如果你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合起来玩,会有什么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继续研究。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发现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学会了拍照,还发现了望远镜的制造原理,拓展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和乐趣,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深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大多是书面作业,而对实验册上的“科学与探索”置之不理,这种思想若不及时加以改变,将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内是不够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如上了《环境污染》这一章后,结合当地水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笔者安排了相应地课外实践活动。
  ①准备阶段: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推选出活动组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貌教育、纪律教育,并对每组进行技术指导。
  ②实施阶段:第1组到制革厂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每天工业污水排放量、排放方式,并做好工业污水的取样工作。第2组到各居民区对各家各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方式。第3组到污水处理中心,了解每天污水排放量、处理量、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中的主要有害成份,并采集污水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水样。第4组到本镇主要河道进行水样采集,记录河流中生物的生长情况,然后将采集的样品送到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化验分析。要求各组整理调查材料,汇总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③深入阶段:老师对本次调查活动给予积极评价,并深化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在本次活动中,你有何收获感受?对水污染你有哪些建议?学生讨论:造成本镇水污染的原因:部分制革厂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污水处理中心不能承受排放的废水量;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拉圾直接倒入河道。④形成共识:水污染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如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等。⑤提出建议:通过宣传,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向有关领导提出建议,整顿皮革厂污水排放,尽快投资修建污水处理中心。
  通过本次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之,教师要善于突破教材上的既定的实验框框,想新点子,找新路子,大胆改革和创新,为培养21世纪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宝龙.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永恒[J].人民教育,2002,(9).
  [3]吴向东.自然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模式——促进者[J].中学自然教学,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