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鱼游到了纸上》文本解读赏析

作者:谢福秀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课文,讲一个聋哑青年爱画画,在自己的努力下,把鱼画得让人惊叹“鱼游到了纸上”了。这样一篇平淡无奇的课文,怎样上出新意,上出语文味呢?特级教师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的课堂实录,让笔者不由得眼前一亮。王老师从“游”字切入,扣“静”字展开,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感悟品词析句中解读文本、积淀语感、培养能力,展现了王老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和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的精妙,给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一)抓题眼,“游”字切入,以点射面
  
  题好一半文。王崧舟老师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很好地把握了文题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找准了教学点,为学生的学引路。
  —“游”出感觉:从揭题质疑开始:“第一次读到题目中这个‘游’字,你的感觉是什么?”
  —“游”动全身: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游”字的7个句子,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借“游”字通读课文。
  —“游”显张力:通过比较句子,品读重点句“哟,鱼游到纸上来啦!”体会“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游”于宁静:情境过渡,“假如我就是那位聋哑青年,现在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我?”探究“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游”向境界:引领学生一步步理解年轻人平时练习画鱼和看鱼时的“心静”,领悟到只要心静,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
  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那个“游”字,使整个过程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二)显个性,“静”中展开,入境入情
  
  丰盈充实的学问最直接地体现在教师对于教材的解构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同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出淫,才子佳人看出缠绵,革命家看出排满,易学家看出八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其实就是自己涵蕴的体现。同样是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老师都把它的主题解读成“身残志坚”,然而王崧舟老师却解读出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文中两个“静静地”,先激疑归“静”,后比照悟“静”, 接着呈像入“静”,再索隐参“静”,最后明道养“静”。一层层地引领学生感受,最终体会出正是因为青年的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最终达到了物我两忘。
  片断欣赏:
  师:这么高超的画技是怎么练出来的呢?请你从文中找一找?
  师:你去看过金鱼吗?你跟青年的看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是这样吗?我们去看一看。谁愿意做青年?好,你来!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就你们四位。你们都说他每个星期天都在玉泉边,都在金鱼缸边呆呆地静静地看金鱼,是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去看一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
  师(设置情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来那个青年的确在看,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来,他还在看,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你又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来那位青年还在,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还来到玉泉,你还发现——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地看?这叫怎么样地看?
  师:没错!是的!孩子们!这样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他不累吗?默读课文,找找依据。
  师: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全神贯注!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持之以恒!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鱼在心里、心和鱼水游”的——
  生:忘我境界!
  正是这样静静地看、持之以恒地看,才会有静静地画、胸有成竹地画,从静静中教会学生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坚定不移去努力,保持清静圆满的心态不停追求。
  从课程的角度解读文本,是解读文本的主导路径。王老师对“文眼”理解独到,以“静静”围绕全文。第一课时对“游”的理解上,先是鱼儿游起来,让游字带着学生了解全文;然后进入“不游”的境界,锁定几个部分细细琢磨,静下来方能进入青年人的内心境界;最后进入“游于不游”的境界。第二课时王老师抛却了传统的对于教材的解读:青年人“身残志坚”的教育主题,紧紧抓住“静”字,对文章解读回归了心与物游、宁静致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主题上,让平淡无奇的文章一下子丰盈起来,充满了文化的意味。两课时的教学抓住了“游”和“静”,就好比一根穿珠的线,课堂上学生的融合性解读、探究性解读、个性化解读,就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只有那穿珠的线才让散落的珠成了精美的链。
  王老师说:“文本解读多元有界!”而这种多元来自于教师本身的文化底蕴、生命感悟,来自于教师那种内在的智慧和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