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析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秦小玉




  我国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探究,“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对于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探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教改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探究性”学习延伸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笔者现就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探究式”教学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课改强调学生要学会合作、自主探究,因此,有的教师特别注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固然重要,但在学生知识、情感及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上,似乎还做的不够。学生合作、探究后,并未能真正理清知识脉络, 明确价值取向。例如,在对某一社会现象讨论时,学生的答案呈现出多样性,而有的教师出于让学生张扬个性,对他们的答案不做评述,一概肯定,这是不可取的。思想品德课毕竟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教师也必须以《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
  
  (二)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
  
  “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精神是:在观念上要注意平等、开放、民主。学生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更不是生成知识的机器,而是有情感、有意志、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知识、尊重、肯定和鼓励。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是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单向传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仅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而且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收不到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关爱之心、平等民主之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用温情去滋润、培育出精彩的生命之花。
  
  (三)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适合的情景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可感知性。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教学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轻松的教学氛围,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启动探究之旅。每一个鲜活生动场景的再现,重大时政热点的引入,独辟蹊径的问题展示,入木三分的现象剖析,充满竞争和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都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例如,在讲《保持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笔者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传开以后,人们对狼无不深恶痛绝,可是近几年来科学家却向人类呼吁:‘救救狼吧!’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在饱尝‘杀狼保鹿’的痛苦之后,居然又把狼请回来‘做客’了。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可见,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引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问题意识也会随之滋长。
  
  (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质疑”“问题”本来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的提出者或拥有者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因此,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赞赏学生积极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应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但目前大多教师则是根据自己对教参的理解,判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其基本套路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发言评价和小结,这样一来,课堂看起来是以“问题”为中心,是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教师课前设计的,因此,这些问题也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质是教师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一条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主持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来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的教师把问题紧紧攥在自己手中,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思维转,表面看起来学生在积极的思考问题,实际上是被教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教师,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问题霸权”。
  
  (五)教学活动要精心组织,及时调控,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特定目标决定了教师应是课堂的主导。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珍惜、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挖掘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新品质。但探究问题的开放性,并不等于学生思维的随心所欲;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并不等于学生的放任自流;互动生成的多样性,并不等于学生探究结果的鱼目混珠;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的表达,并不等于学生的信马由缰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旁落。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同时,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探究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方向和必要秩序。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过诱导、点拨、归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认识上的模糊问题要“导”,对学生议论不透的问题要“点”,在探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要“精讲”,对学生的多角度认识要“归纳”,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梳理”,寻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总之,许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导演”。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一样,肩负着培育创造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得知识的机会,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