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走出高中历史课改的误区

作者:郎文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本市已经进行半年之久,历史教师们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活跃了本市高中历史课堂,并形成了符合各校学情特点的教学风格。在历史课改取得些许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戒骄戒躁”,积极反思,走出高中历史课改的误区,以利于历史课改的深入开展。
  
  误区一:课程“改革”等同教材“革命”
  
  本省高中历史课改选用了“岳麓版”历史教材,这对具有 “人教版”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一线教师是个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抛弃过去的知识体系和一些熟悉的“人教版”语言,而潜心研究“岳麓版”教材。于是大家开始重新建构自己的“岳麓版”知识体系,开始研读“岳麓版”语言,深入探讨“岳麓版”教材的教学模式……然而,对于部分教师来说,课改只是一场教材“革命”,除却教材,其他一律避而不谈,其结果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这种误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师认为课改就是“换教材”。然而,更换教材只是推进课改的一种手段,是希望教师借此机会充分洗脑,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深化历史课堂变革。原因之二就是教师未能转变传统教学定势,依然唯“教材”至上。实际上,无论哪一版本教材都是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历史课标是统帅各版本教材的“灵魂”。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教材既不是高考命题的范围,也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而只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媒介。
  因此,课程改革决不是教材革命,教师必须由过去的“教教材”思想转变为“用教材教”的思想,依据历史课标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删繁就简,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误区二: 突出“主体” 却又忽视“主导”
  
  教学案例:(课题-新中国外交)
  教师采取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设计本课。课前布置三组同学,分别研究新中国在建国初期、20世纪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期的外交策略、成就、影响。然后各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本组研究成果。
  师:(导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那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是怎样开拓我国外交局面的呢?中国在前苏联解体后,又是怎样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呢?这些疑团,就让我们的研究小组一一给大家讲解。
  生:分组汇报。
  (学生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已有所准备。有的组讲外交故事,有的组采用外交发言人的形式,有的组模仿国际会议。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小结。)
  师:(小结)今天,各小组汇报的非常精彩,同学们运用了大量的史学资料,并得出了小组独到的见解,可见同学们的历史素养很扎实。新中国的外交走到今日,历尽曲折,她向世人证明,民族独立则国独立,民族强则国强!
  这节课非常“热闹”,因为学生的表演贯穿全课,这节课非常“华美”,因为教师的语言很精彩。然而,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因为学生只是在展现自我研究的成果,他们的历史观并没有与教师或其他组同学发生碰撞、冲突。学生只是对自己已经很熟悉的知识又重温了一遍。这样的教学徒具形式而不能落到实处,是教学的大忌!
  学生“主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要占用大量时间。教师“主导”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适度、适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而不是课前编导、课上欣赏、课后点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忽视哪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误区三:“动态”媒体取代“静态”板书
  由于岳麓版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图文和影像资料,所以各校教师都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借助集体备课等方式,制作了大量多媒体课件,然后教师带着U盘走进一个又一个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课堂的教学趣味性不断增长,容量大大提高,然而教学效果却未能同步提升,原因就在于教师们陷入了以“动态”媒体全面取代“静态”板书的误区。
  实际上,“动态”媒体与“静态”板书二者各有优势,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如下图: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现代媒体板书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呈现特点”与“互动特点”两方面,传统的静态板书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现场性”特点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媒体板书“预设性”过强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将知识重点进一步突出展示,陈列始终,让学生即使面对眼花缭乱的媒体展示,也不偏离教材重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动态”媒体不能取代传统的“静态”板书,它充当的是教学手段,是教材的注释与延伸,是“静态”板书内容的诠释与。
  
  误区四:“专题”学习脱离“通史”体系
  
  现行岳麓版教材按专题方式编撰,高一学生上学期主修政治文明专题史。但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经常时空混乱,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事件经常混为一谈。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教材的过程中,陷入了“专题史”学习,脱离“通史”体系的误区。新教材在结构编排上,运用中国史与世界史交叉叙述的方式,再现政治文明发展历程,通过东西方历史的比较,探究政治文明发展规律,为今人提供借鉴。教材的主旨意图是明确的,编者动机是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时便可以脱离通史体系。
  原因之一在于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专题学习。虽然高中教材相对于初中教材来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然而这并不等于学生的历史知识也是延续的。因为初中的历史课历来被学生认定为“小科”——升高中不需要考历史。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当然不会投入100%的精力在历史学科上,导致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成系列“片断”,没能形成 “通史”体系,而通史学习是专题史学习的基础,没有基础,侈谈“专题史”学习,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略加补充“通史”知识,强化知识链条。如在讲述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可先让学生掌握“朝代歌”,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去把握历朝历代的政治措施。
  原因之二是新版教材刻意淡化了历史分期,没有明确提出古代、近代、现代的分期,而“通史”体系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新教材中却体现得并不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政治文明必然带有时代烙印,比如中国的古代社会,小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因此需要强有力政权的保障,所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才会在中国延续两千年之久;而西方是在商品经济推动下步入的近代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要求“人”的解放,因此西方在近代大多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这就是时代对政治文明历程的影响,是一定时期经济、文化在政治历史中的体现。然而这些在“岳麓版”政治史教材中表现的却并不明显。对于教材的缺憾,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给学生交代清楚,鼓励学生从整体史观把握历史,在专题史中掌握事物发展的线性规律,在通史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宏观背景,以便更全面、更深刻、更细致地解读历史。
  以上四个“误区”的形成,暴露出教育理念与现实课堂教学的差距。在历史课堂上,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思想,摒弃教材至上的观点,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综合考量各版本教材;要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要树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思想,将“静态”板书与“动态”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树立“专题史”与“通史”互补思想,在“通史”平台上,建构“专题史”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误区,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变革,从而推动历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