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丁小兵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实践,有如下几点认识,愿与同行们交流。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欲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心情,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恰是这些观念和思想给学生创新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微笑带进课堂,通过教师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爱的。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前提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中要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学习争辩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都敢发言。只有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二)探求多种解法,开发创新潜能
  
  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创新思维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散性思维,同一个问题可以作多种思考,学生参与了思考,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思想,只要学生动脑筋,不管结论是否正确,都应该加以鼓励。
  在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别人没想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解答应用题“一修路队修一条路,原来每天修60米,4天修完,现在要3天修完,平均每天要多修多少米”?大多数学生按常规方法列出60×4÷3-60,笔者在肯定了这种解法的同时,又问:动动脑,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鼓励求异,学生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也有的分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过了一会,有位学生举手回答了另一种解法: 60÷3,这时大家纷纷讨论,这个学生口述自己的思路:因为这条路原来每天修60米,4天修完,现在3天修完,可知现在比原来少用了1天,假设现在仍和原来一样,每天只修60米,那么修3天后这条路还差60米才修完,要想在3天内完成任务,只能把60米安排在3天中修了,所以每天要比原来多修60÷3=20米。太妙了,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呀!笔者对这位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表扬和鼓励,并给他记了一次创新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发了创新的潜能。
  
  (三)鼓励质疑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现代学生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先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是2倍多一些,有的猜是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用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剪拼后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了。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境,学生由此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教师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让学生操作后反馈,有多种折法。教师肯定后提问:“还有其他折法吗?”学生们都回答:“没有。”教师微笑着举起一张学生折过的长方形纸,上面折过的4道折痕,很快一名学生举手说:“这4道折痕都相交在中间一点。”其他同学也点头赞同,教师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且趁机启发:“大家有什么猜想吗?”部分同学摆弄着手里的长方形纸片,思考着,片刻,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猜想经过这中间的一点任意折一次,也能折出它的1/2。”教师依然微笑着,不置可否。这时,很多同学已经忙开了:他们按照这种方法试了起来,还有学生把折成的两份剪了下来,重合后,发现是一样大的,立即兴奋得跳了起来。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还不厌其烦地试第二次,第三次……虽然他们说不清为什么,但都体会到了这种猜想是成立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鼓励,才有了学生猜想,才有了创造性的发现。
  
  (四)设计开放性题目,提高创新能力
  
  开放性题目通常不具有定向的解题方法,答案往往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能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思维的开拓和深化。同时,开放性题目由于各个要素的开放性,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与创新。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根据“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40%”这两个条件,你会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学生经过充分思考能提出以下问题:两次共看全书的几(百)分之几?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看全书的几(百)分之几?还剩全书的几(百)分之几没有看?第一次看的相当于第二次的几(百)分之几?第二次看的是第一次的几倍?如此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和提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达到了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文峰超市、学校、农业银行在同一条街上,文峰超市离学校有 350 米,农业银行离学校有 600 米,文峰超市和农业银行相距多少米?”由于三者所处位置不同,解法也完全不同。一种理解:学校在中间,列式是 350+600=950 (米),另一种理解:文峰超市在中间,列式是 600-350=250(米)。像这类题目,突破了常规思考方法,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以自己的理解去解题,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