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策略

作者:曹中波




  新课改以来为什么会出现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怎么纠正这一偏向?不同看法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问题的出现,跟对《语文课程标准》“体验”的定位的认识失误有重大关联,教学中的滥情、矫情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体验的泛化。
  
  (一)如何理解“体验”教学
  
  课标中的“体验”,尽管吸收了哲学、心理学、还有美学的有关“体验”的研究成果,但只能是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
  
  (二)“体验”教学的特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学生必须亲历亲为。情感体验与语文学习过程如影相随。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应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欢,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一种主体行为。在体验中,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从而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摩、淋浴、滋润或激荡,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从而使人格得到塑造,心智得以健全。
  
  (三)“体验”教学的类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获得的体验,是对作者曾经经历的情感的再体验。再体验必须从文本出发,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
  “主体性”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情感体验必须是学生出自内心的体验,主动的体验和积极的体验是来自对语文文字的感悟,不是被外加的体验,也不是被煽情煽起来的凭空产生的体验。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课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中有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心、对多样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
  
  (四)“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宣传心理学“建议综合运用诉诸感性和诉诸理性的两种方式”,值得语文教学借鉴。关注体验的情感纬度与认知纬度,就是关注语言学习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标的要求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熏陶,犹如花香袭人,如和风细雨。过于持久的或过于强烈的情感体验,不利于记忆、思考和想象,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智力活动往往是互相阻碍和干扰的”。 老师不能唯情感体验,而使学生因处于强烈的情绪激动状态而难以担负起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学习任务。当然,也不能只强调认知而忽略情感。适度的情感体验既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又能落实语文训练。
  课改中出现的“泛语文”和“非语文”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煽情所致。学生被加以太多的情感,而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学习阅读表达方法则经常被忽略。必须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情感体验的适度,引导学生高峰体验的努力是不可取的。高峰体验学说的创立者马斯洛认为,“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高峰体验。”言外之意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一生没有高峰体验。多数人的高峰体验,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可时间跨度有多大,次数又何其少。在小学阶段就努力追求语文教学中儿童的高峰体验,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总之,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一个凸显人文性的概念,人文熏陶需要体验的参与。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是一个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概念,语言学习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把学习语言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