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设疑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冯雪英
[关键词]设疑提问 发散性思维 赏识教育
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考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能唤起学生对问题从广度及深度去探究和思考。所谓设疑,即指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理解,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得好,运用得当,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抛砖引玉”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配合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学习,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问得法,可引导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双重效果,承上启下,自然引出下一个将要学习的课题;一旦问题提的不得当,课堂气氛有可能“石沉大海不见影”,使教学无法开展,教师处于尴尬局面。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提问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达到师生思维同步、同向,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的目的,笔者有以下体会:
1.要围绕课堂教学中心设计问题,而且设计要新颖。设疑提问要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还要紧紧抓住教学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举出与之紧密相关的、道理相同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联想,并引深制造悬念,启发学生乐于从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去思考。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设疑引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设疑提问中,教师一定要避免提出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这样简单机械的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问题提得新,切入角度好,才可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跟着教师的引导去思考,继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激发起寻求答案的兴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要始终掌握提问的分寸,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提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应该让学生能找出答案;也不要太简单,让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问题提的太难,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学生的思维力所不能及,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会形成“冷场”;问题提的太容易,调动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会形成松懈的教学环境,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这两种做法都不会达到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证明,直接给出一个正确答案易如反掌,而帮助学生分析、透彻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对较难的问题应设计铺垫性提问,循序渐进,层层剖析,逐步达到问题的本质;对较容易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通过设疑引导培养他们对问题深思的兴趣和习惯。
3.要始终面向大多数学生设疑提同,而且要多奖励少批评,提倡赏识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其乐观开朗个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奖赏、肯定的评价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惩罚,否定的评价通常会使积极性低落。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对学生回答问题作肯定的评定与否定的评定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反响。肯定的评定使学生对某些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自尊感提高,而否定评定则使他们的有关需要受挫,自尊感低落。自尊感和自我胜任感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具有自尊心的初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唯恐落后,怕受人轻视而努力求进。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只有少数学生给予响应,会伤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信心。有时,大多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不全面,甚至文不对题,或者离题千里,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部分,作出积极地、肯定地评价,用亲切的语言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好的鼓励,争取更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问题。按照学生的成长心理,教育教学中鼓励的越多,学生的成就感就越强,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因问题回答错误,教师严词厉色、甚至讽刺挖苦,只批评指责、不引导思考,便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失去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最终失去的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
4.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以自己设疑提问的空间。高素质的人才需具备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要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具备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以设疑提问的空间。只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调动他们设疑提问的兴趣,教会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强化对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造就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设疑形成问题空间,学生通过提问回答而达到乐学、乐思的状态。提倡学生将当前知识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寻求化解冲突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此掌握的知识,必将是扎实而牢固的。
总之,设疑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引导学生设疑、设计良好的提问,则是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各科知识,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