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抛锚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志红




   [摘 要]“抛锚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该模式的开展,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抛锚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法 有机化学 自主学习
  
  “对应异构”一章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建立分子的立体形象、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制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现状及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近年来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适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环境等要素,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在该理论指导下,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抛锚式教学模式”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有意义的建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相互的呼应与信息交流,形成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谓之创设情境。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例如,“对应异构”这一章重点之一是要求学生建立“手性”这一概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举出一些具有手性的宏观物体的例子:一只皮鞋、一本辞典、一扇门板等等,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境,然后通过对于Cabcd形分子的及其镜像模型与左右手的形象比较,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对“手性”这一概念得到更多的感性知识。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当学生对“手性”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紧接着就提出:“当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时才具有手性呢”,“具有手性的有机化合物怎样表示和命名?”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在提出了问题之后,不是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介绍相应参考书(2~5本),充分运用球棍模型,认识分子的立体形象,提高空间想象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并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就是通过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讨论课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继续细心的加以指导。为了使讨论进行的热烈、生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多和学生在一起,听他们议论,给他们必要的启发,发现并指定中心发言人,切忌教师包办代替,也不要求完美无缺。
  在讨论中,学生围绕讨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可相互提问、补充、争论,相互解答,教师也可以发言。讨论课的气氛、效果与班内学风,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有关,但总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该知识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经过总结使知识在头脑中加深印象。
  5.效果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效果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抛锚式教学法”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学生说:“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我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了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了事的不良习惯”,“为解决一个问题,有时要反复看书、观察模型,自己费力,理解的深,记得也牢”,“讨论课准备时要写,发言时要说,对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都有好处”。
  《对应异构》一章的教学采用以上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初步探索,还有待今后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邢其毅.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2]谷亨杰.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