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关注学生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李明山




  以人的发展为本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就应该把《课标》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基本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品格、学习智慧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效地学习。
  
  (一)设置悬念,激发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
  曾听到一位教师在《圆的周长》这一节课的开始是这样导入的:课件出示地球,沿赤道给地球打个箍,假如这个箍再离地1米,比原来那个箍的长度要增加多少米?学生一听,这么大一个地球,沿赤道打个箍,已经非常非常长了,这个箍再离地1米,那得多长呀!立刻带着急切的心情,兴趣浓厚地开始了学习活动。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经过计算以后发现:原来沿赤道给地球打个箍,这个箍的长度是2×3.14×地球的半径,箍离地1米,箍的长度是2×3.14×(地球的半径+1),计算结果,只比原来那个箍的长度增加6.28米。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二)激疑导思,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人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三)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如“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很难用旧知来引导,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自己推导呢?其实,可以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教学时先借助演示,讲授例题“有9个苹果,每4个装一盘,可装几盘?还剩下几个?”并列出算式:9÷4=(盘)……1(个)。接着添加一个苹果后,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下几个?如把苹果的个数设为11个、12个、13个、14个等,出现什么结果?(9÷4=2(盘)……1(个),10÷4=2(盘)……2(个),11÷4=2(盘)……3(个),12÷4=3(盘)……0(个),13÷4=3(盘)……1(个),14÷4=3(盘)……2(个))根据上面一组算式,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余数会不会出现4?(不会!如果还余4个,就可以再装一盘,这样余数又为0)这就是说,当除数为4时,余数只有0、1、2、3这四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在这里,首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各算式并引导观察、比较,学生各抒己见。为突出重点,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终于使学生知道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样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
  
  一些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时,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①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开口变大角就大。)②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开口变小角就小。)③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很快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角的大小跟两边的开口有关,跟两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但是数学知识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的知识,有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因此,学生可以凭借这种经验教训而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通过相对简捷的途径去学习它、掌握它。教师必须为“再发现”创造条件,使学生大致经历数学家获得数学发现时的思维过程,在一种自然、主动的状态下完成“再发现”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不直接做实验或指令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而是设计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①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②你认为用“圆锥的底面积×高”得出的是圆锥的体积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③如果告诉你圆锥的底和高,你将怎样来计算它的体积?④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用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没有替代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活动,因为每个思考题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思考,做出各种猜想,使实验探索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索新知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六)体验价值,激励学生自主动机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应用,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创设问题情景,还要让学生初步参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断地给他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如“元、角、分的简单换算”一课,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红去商店买铅笔的情景,然后出示这样一道题:“小红拿了1元钱去商店买铅笔,铅笔是3角钱1支,小红买了1支,商店营业员应找回小红多少钱?小红因为还没有学过,想来想去都没想到。今天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认真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用钱去购物,我们学会换算后就能很快知道应找回多少钱,而不会被人骗,能够自己保护自己。”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要。如果他们不喜欢做,他们一定做不好,如果他们不喜欢学,一定也学不好。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情愿地去做,高兴地去学呢?
  总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