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巧用教学资源 创设精彩课堂
作者:李 琼
(一)巧用资源,巧自“师”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口一说、随手一写、随身一动,就有可能带来意外的“作品”。有效利用种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可让教学增色不少。
1.故事之一:“错”出新结果——《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
出示题目:“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A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20人,这时车上还有几人?”其中,笔者不小心把问题“这时车上还有几名乘客”误写成了“这时车上还有几人”。
生1:“列式是A-18+20=(A+2)人。”
生2:“我觉得这道题没必要列式计算。”
师:“为什么呢?”
生2:“上车20人,下车18人,实际多了2人,就是(A+2)人。”
师:“你的想法很好!”
生3:“我有不同意见。条件中说的是乘客,而问题中说的是车上有多少人,那就应该再加上司机和售票员,这样车上应该有(A+4)人。”
这才发现自己提的问题不准确,刚想改正,又有学生发言了。
生3:“也不一定呀。现在有许多车子是无人售票车,这样车上就应该有(A+3)人。”
生4:“老师,这道题有四种答案,我们该怎么办呢?”
笔者将错就错,发自内心地表扬他们:“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棒。以后做作业,只要你写清楚了,哪种方法都对。如果现在把问题改成‘车上有几个乘客?’那有几种算法呢?”
学生纷纷回答……
[启示]“错误”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此处不经意的“错误”,错得那么巧妙,错得那么有价值。不仅没有误人子弟,反而发人深思,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结出了累累“果实”。
2.故事之二:“丢”出新题材——《得数是6的加法和6减几的减法》教学片段。
师:我说1。
生:我说5。
合:1和5组成6……
对口令很顺利,于是顺势引入新课。刚板书课题,“啪”的一声,有位学生:“老师,你的衬衫的纽扣掉了!”学生骚动。笔者暗暗告诫自己,不能慌。下意识地看了看衬衫,猛然发现衬衫的纽扣原来是6粒。
“同学们看,小纽扣说,它看大家学习这么认真,它也想参加呢。你瞧,它迫不及待跳下来,与大家一起学习。”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情,用今天学的知识说句话吗?”
小冯:“老师衬衫上原来有6粒纽扣,掉了1粒,还剩5粒。”
小葛:“老师衬衫上的5粒纽扣,加上掉下的1粒,正好是6粒。”
小林:“6-5=1”……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啊。”
[启示]“丢丑”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教师的“丢丑”,却让笔者意外地发现了“出彩”的转机——衬衫上的6粒纽扣与所学知识的巧合,使恼人的“事故”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3.故事之三:“谈”出新需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元旦前几天的数学课前,班级宣传委员小蕾来征求新一期黑板报的排版意见。笔者随口回答:“既然是庆祝元旦的内容,那就把报头画大些,占整个黑板报的1/2吧。”
小蕾愣在那里。“分数还没学”,笔者反应过来:“1/2就是——。”还没解释,叶子叫到:“1/2是个分数。”
笔者惊讶:“哦?你知道分数?再说说。”
“分数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它有分子和分母。”
“那1/2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什么呢?”在黑板上写上了大大的1/2。
“上面是分母,下面是分子……”
笔者笑着纠正了她的错误。
一旁的梦子:“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分数的。”
“那你能告诉小蕾1/2就是这块黑板的多少吗?”
“就是这块黑板的一半。”他洋洋得意……
其他学生见状,纷纷要求教他们关于分数的知识。呼声高涨,笔者决定把教材“分数的初步认识”提前教学。那节课,学生特别投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启示]“漫谈”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与学生的“漫谈”源于学生征求黑板报的排版意见,无意中说了一个未教的分数,意外地引发了学生之间“不解”与“了解”的思维碰撞,诱发了学生需要学习这一新知识的渴望。笔者审时度势,果断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好心情中学习想学的知识。
(二)巧用资源,巧自“生”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随心所语、随心所为、随心所思、随心所欲,就有可能改变原有的教学“状态”,生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可让教学添彩不少。
4.故事之四:“笑”出新习题——《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出示习题:“果园丰收了,5只小猴来到果园里摘桃子,它们一共摘了64个桃子。先装满了整整一大筐共28个桃子,剩下的要装在3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装多少个桃子?”请学生解答。
突然,苏灵说:“老师,我觉得猴子那么小,它们怎么能拿得动那么多桃子?”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笔者也感到惊讶,这好像跑题了。但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会降低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于是琢摸着这个意外发言能不能产生“借鸡生蛋”的效用。
“刚才苏灵想得真周到,他多爱护小动物呀!请同学们帮着想个办法减轻小猴的负担,好吗?”
学生积极地出谋划策。唐鸿说:“可以多装一个或几个篮子,每个篮子少装几个桃子,这样就可以轻一点了。”
“那你说准备几个篮子,你能对它进行改编吗?”学生编题后列式。
廖斌说:“可以多叫一些小猴,每只小猴就可以少提一些桃子了。”
“干脆全部用箩筐,几只小猴一起扛一筐,这样也可以的。”
笔者顺水推舟,指导学生创编了一道又一道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启示]“笑声”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学生的“笑声”出乎老师的意外,但表明了学生处于良好的倾听和接纳状态,显露了学生有着“爱护小动物”的人文思想。笔者顺应“民心”,挖掘其与所学知识的关联之处,趁机指导学生创编出了一组新的练习题。
5.故事之五:“选”出新体验——《三位数连加》教学片段。
出示:“85+143+126”。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1:“我觉得第②种竖式比较简便。”
生2:“我也觉得这样。”
生3:“我觉得第③种竖式比较简便。”
生4:“我认为②种竖式简便!”
调查结果,竟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②种方法,让笔者措手不及,只好先听听他们的理由,再思考对策。
生4:“第③种竖式写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个位和十位上都要一下子算三个数相加,我记不住中间的结果,容易出错。而第②种竖式每次只要算两个数相加,不容易错误。”
生5:“我也觉得这样。我们以前也是先加前面两个数,算出结果再加第三个数的。”
……
哦,是这样。于是有了“对症下约”的办法,补充了一题:“178+194+236”。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个位上可以先算4+6=10,再算10+8=18,这样比较简便;十位上先算7+3=10,再算9+1=10,最后10+10=20。这个发现使学生兴奋起来。
趁热打铁,又补充一题:“586+117+208”。另一学生又发现了三个数连加中的新窍门:个位数6、7、8,移多补少,可以看成7×3=21;十位上,先算8+2=10,再算10+1=11……
三位数连加计算中存在的小技巧改变了学生原先的看法,成功地“引渡”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启示]“选择”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学生的“选择”意外的事与愿违,不能一步“达标”。要让学生“回心转意”,教师不能“生拉硬扯”,而是要增加比较的材料,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做出另外的选择。
6.故事之六:“比”出新领域——《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片段。
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时说:“手电筒、太阳等射出的光线,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射线。”
生1:“老师,我认为知识是直线。”(知识是直线?大家疑惑不解。)
生2:“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哦,有道理。)
生3:“不,知识是射线。我们学习知识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无限延伸。所以,我认为知识是射线。”
生4:“我认为知识是线段。一个人的学习,总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生5:“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线段。如果人的生命是射线,那就好了。”
学生欢笑。
“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好比是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限的,永无止境。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在有限的生命里,从无限的知识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生6:“我觉得,知识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和直线,它应该是曲线。因为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困难,不可能是一条直的线。”
……
[启示]“类比”也可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学生的“类比”可谓海阔天空,别具一格的举例似乎与数学不沾边,偏离了数学的学科领域。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学生的思维竟如此形象生动,与生活融会贯通。他们用数学的“行外话”描绘着数学的“题内话”,真是跳出数学说数学、在数学之外感受数学。
总之,如果教师能努力开发并敏锐捕捉那些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巧用资源,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发群体思想碰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