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农村小学学生舞蹈社团建设的研究

作者:李趁趁




   [摘 要]农村小学在舞蹈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方面,应注重三个方面:言传身教,教做结合;手脑并用,师生合作;学做结合,自主学习。重视舞蹈教学,要利用多种方法提高农村学生的舞蹈水平,提高农村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舞蹈教学 基本功训练 社团建设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舞蹈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积极参加舞蹈社团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社团活动中享受到乐趣。
  笔者所教的是一群农村孩子,他们对舞蹈了解不多,在表达情感上过于羞涩,放不开,这就给舞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改变以往舞蹈教学的活动方式,建设全新的舞蹈社团活动形式。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美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中国舞蹈理论家认为:“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苏联的美学家认为:“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舞蹈的艺术形象是有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有节奏和有组织地变换构成的”。总之,它不仅可以培养人具有健美的形态,培养人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情感,促进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
  纵观世界,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舞蹈存在。舞蹈包括形体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蹈、芭蕾爵士舞蹈、现代舞等多种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的舞蹈都是以“形”传“情”,任何身体姿态、形体动作对于舞蹈者来说,都是内心激情外化的表现,并且随着舞蹈的思维目标和情感取向展现其功能。
  
  (二)舞蹈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
  
  身体的基本功训练是身体适应舞蹈所具备的能力,即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素质,特别是表演时身体所需的正确姿态。关节训练、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是舞蹈学习者基本功训练的必修课。
  农村的孩子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舞蹈基本功训练,而且以前学习舞蹈也是一些类似大秧歌的舞蹈动作,没有一点舞蹈基础。所以,在对他们进行基本功训练中,笔者采用教做结合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
  1.关节训练:目的是对人体不易活动的小关节的训练,开发人体中躯、颈、肩、胸、肋、胯几方面的运动机能。
  2.地面训练:目的是为了打开肩部和胯部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脚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
  3.扶把训练:目的是使人的胸、脊柱、臀、脚腕、臂充满了优雅和高贵的气质。它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单腿蹲、划半圆、控制、压腿、大踢腿等几个部分的训练内容。
  虽然以上的训练有些枯燥,但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的农村孩子来说却是新奇的。为了让学生长期保持这种新奇的感觉,笔者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这方面训练动作的舞蹈的视频。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教学生一些动作组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它再怎么枯燥无味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意志
  
  (三)舞蹈教学中的教与学—社团活动
  
  舞蹈教学中“教”与“学”紧密相连,主要通过舞蹈社团活动的“做”来完成。教师通过做来教,学生通过做来学,这样才能提高舞蹈教学的实效性。
  1.言传身教,教做结合。在民族舞《美丽的小孔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舞蹈的内容和情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完全投入舞蹈的学习中去,笔者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
  (1)图片介绍创设情境。先出示一系列图片,向学生介绍西双版纳傣族的风土人情,告诉学生傣族人都很开朗、热情。对学生说:“每到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都到大街上,去过泼水节,你们想不想也去过一过泼水节呀?”学生的热情很高,于是播放《美丽的小孔雀》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想象泼水节的情景。通过图片的展示,教师的讲解以及音乐的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知道用怎样的心情和表情来跳这支舞,同时学生的节奏感也得到了培养。
  (2)示范表演边讲边做。示范动作是舞蹈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学时,笔者先示范表演,让学生对整个舞蹈有一个全面的印象。接着,分解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并且告诉学生每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使学生从视觉认识到理性认识。
  (3)欣赏录像,激发学习动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先放傣族舞的VCD光盘让学生欣赏,提醒学生观察演员的服装、头饰、神态、动作的过渡等,使学生感受舞蹈的美。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孔雀》的兴趣和表演欲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做结合,自主学习。为了使学生准确、迅速、熟练地掌握动作,必须指导学生感知领悟,自主学习。
  (1)模仿实践,掌握要领。学习舞蹈动作时,让学生先模仿老师做,然后在老师的讲解提示下,寻找自我感觉动作的力度,逐步掌握要领,力求最佳姿态。
  (2)照镜练习,矫正错误。为了使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正确与否,让学生回家对着镜子按老师的要求从各方面自查自纠,直到觉得满意为止,体会一下成功的喜悦。
  (3)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为了使学生共同进步,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别人的长处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使动作做得更完美。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3.手脑并用,师生合作。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做到更好,教师和学生共同练习、共同实践,充分发挥手脑的作用,追求舞蹈的完美性。
  (1)师生共舞,进入角色。傣族舞《美丽的小孔雀》的基本动作教完后,笔者站在学生前面和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边跳边说,在难点处加以提示,让学生做到表情自然、神态逼真,形象地表现出小孔雀的活泼可爱。
  (2)师生讨论,感受内涵。为了让学生对舞蹈动作和舞蹈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笔者和学生一起活动,先叫学生看老师表演,然后谈一谈动作美在哪里,表现的含义是什么。接着,老师看学生表演,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找出优点表扬,对缺点进行改正。在师生相互评价中,真正体会舞蹈的内涵。
  (3)师生彩排,精雕细刻。彩排是表演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演出成功。在一支舞蹈学完后,带领学生多次彩排,请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观看,接受他们提出的意见,然后与学生一起琢磨改进。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动作熟练了,胆子大了,表现力强了,他们能够轻松自如、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舞蹈的情感。
  通过以上新的舞蹈社团活动,每位学生都在社团活动中有所提高。他们从无知的农村孩子成长为有一定舞蹈素质水平的小舞蹈表演爱好者,众多将来不是舞蹈家的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同样受到舞蹈艺术的熏陶。
  总之,农村舞蹈社团活动为农村学校进行美育教育打开了一道宽广的大门。笔者也把全新的社团活动方法运用自如,大胆实践,在“做”字上下功夫,与以前相比需要的时间少了,质量提高了,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今后还要不断地改革,更巧妙地结合实践运用,让“舞蹈社团”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