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对新课改实践的反思

作者:景祎炜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倘是真正创造性的,探究性的,那么就会达到艺术般的高度。课改给了我们靠近这种境界的机会,对课改我们究竟应持何种态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投入。
  
  (一)精神投入:课改理念的体悟深化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化,需要教师敢于怀疑、否定现有的不合理教学秩序。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给很多教师的思维套上了枷锁,部分年长教师课堂教学明显模式化,“一讲二问三练”似乎成了金科玉律,这与其接受的教育理念及年龄、心理结构有关,课改过程中这部分教师欲“立”就得先“破”;部分年轻教师则又太过激进,自恃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且头脑灵活,结果过于理想化的操作导致教学效果与期望值相去甚远,进而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影响了自己的提高。笔者认为课改理念的精髓在于几个关系的联系与顺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生活”、“课堂与社会”、“学科与学科”。不管教师的现有水平如何,年龄层次如何,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这一系列的关系如能很好地理顺,合理建构课改平台,就有望打开良好的局面。
  
  (二)知识投入:知识储备深广度的再加工
  
  知识投入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研读教材、教参,并做出自己的取舍,形成独立完整的授课思路,这是基础;其次,平时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多浏览报刊、杂志、网络,对一些材料作适当的收集整理,这种做法成效很显著;最后,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也是重要一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只有明确学生的喜好、性格特点,甚至气质,教师才能有目的性地做出正确有序的引导,弥补其不足。知识储备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的毅力、积累的恒心。
  
  (三)实践投入:授课方式与评价机制的合理建构
  
  阿基米德说:“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用一根杠杆把地球撬起来。”笔者认为这跟课改极其相似:宇宙为我们的课堂,支点就是课改理念,地球是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操杆人就是授课者,杠杆就是课堂授课方式。怎样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就看授课者如何高明地操纵课堂模式这根杠杆了。
  笔者认为,授课方式不可牵强。要因人而异(这里的人指教师、学生)、因课而异(课指不同题材、不同表达方式的文本)、因地而异(地则指学校本身及周围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果学生活泼外向,则可多组织思辨色彩较浓的讨论、演讲、表演,效果自然不错;有些课文文质兼美、富有韵律,就可组织学生朗读体悟;有些文章中提及的内容,学校资源中能提供氛围的,也可易地教学,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要好于室内。
  在课改精神指引下,授课者应以创造最佳授课方式为目的,主动去发现或创设合理高效的授课模式,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和品位。
  评价机制的建立是课改工作的重点,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因为课改过程中诸方面灵活机动性的加强,使得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有了一定难度,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前提下,考试成绩与课改过程的精彩纷呈似乎有一定的冲突,也给了对课改一直颇有微词的“保守派”诟病新课程的机会与理由。因此,尽快合理建构评价机制已不容回避,完全抛弃成绩谈课改或抓住成绩弃课改都有悖初衷。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评价机制在充分尊重成绩量化的基础上,可建立“档案跟踪管理制”。所谓“档案”,即从高一开始为每位学生设立一份语文学习情况记载表,分“基础、阅读、作文、人文素养”几大类,记载他们的优缺点、疗救的措施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实行三年一贯制,即使中途教师换岗,接手教师也可迅速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并继续实施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式。毕业时,写一份总评,连带三年所有档案资料,放入档案袋。当然,笔者这一设想还不太成熟,有待实践检验。但笔者坚信,随着课改的推进,会有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支撑并推动课改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