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作者:张志杰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精心构建和谐课堂情景,与学生平等真诚的互动和交流;合理设置疑问,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和正确善意的赏识,在心理上争取学生的认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氛围。
   [关键词]自主 探索 求知 和谐
  
  目前的数学教学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现象应当改变。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呢?笔者根据几年来初中数学教学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了解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1.明白知识就在身边,以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与自己有关系的,学习后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是很有价值的。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我们刚刚举办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两分,负一场得一分。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学生做完后,教师可改变要得到的分值数,再由学生练习。由于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动手,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2.在活动中总结规律,以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如在教学课外活动课《π的由来》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分别准备好直径不同的圆和一些毛线,上课时引导学生用毛线绕圆一周,测出毛线的长。根据测得每个圆的直径和所测毛线的长,让学生分别用“圆的周长/直径=?”这个公式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从探索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实在小学时学生已经知道“π”了,但当学生发现这个现象时,还是忍不住问:“老师,为什么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都不同,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却一样呢?”因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据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笔者指出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得出的“π”值,就是一个定值,由此引申出其他知识。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这个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学生会记忆深刻,同时促使他们想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
  3.融洽师生感情,以情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离开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毫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最大的需要就是别人的肯定。”尤其是中小学生在这方面特别突出。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同样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两个班教学,其中一个班笔者用微笑的脸和表扬、肯定的语言进行教学,这堂就在轻松、愉快、和谐中顺利完成;而另外一个班,笔者板着脸孔,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这堂课就在沉闷、压抑中进行,到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一个肯定表扬的手势都能使学生萌生积极愉快的感觉。相反,教师过分严厉的批评、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压抑,甚至恐惧、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用积极姿态、满腔热情进行教学,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二)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1.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眼神呆滞,傻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不举手发言,这些都是因为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学习的自信、对学习恐惧害怕而又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周围人鄙视的学生。作为教师,不可以把他们当作“透明人”置之不理,也不能去刻意地打击他们,更不能心急地在短时间内要求他们改变以前的一切,定下“一步登天、进步神速”等一些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计划。要用平常心对他们,把他们跟其他同学放在同一个位置,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在教学中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因为教师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老师同样很赏识,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心里知道老师关注着自己,增强了自信。同时,教师也要从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好”的信念出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2.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在教学中,运用赏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停,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即使说一句:“回答正确”、“你真棒”、“真爱思考”、“好口才”等简单的话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究问题的情感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动力、明确方向。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图,这些图都是很精美漂亮的,学生眼前一亮发出阵阵感叹声。借此机会问学生:“这些精美漂亮的图片画起来难吗?该怎么画?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就会想:“是呀,到底怎么画呢?”学生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预习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质疑,对书本质疑,对数学公式质疑,对课题质疑等,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如在教学《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时,结合笔者推出的“质疑·引探”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和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怎样合并?”“前面我们为了便于计算,学过合并同类项,那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可不可以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呢?”这些问题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由于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起来也就会更认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每次上新课前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让学生质疑,把有疑问的地方和不懂的问题写在提问本或课本上。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发展。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很想找到答案,求知欲也更强烈了,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
  
  (五)让学生合作交往,促进自主探究的发展
  
  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学习”是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动开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使探索的空间更加宽广。如教学《概率》时,笔者事先准备好一副扑克,分几个人一组进行随机事件的实验,通过观察总结规律,并请几名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每名学生都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充分享有发言权。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机会有限的缺陷,也培养了学生听、说和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主旋律的今天,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数学。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通过传授知识来指导学法的教学观,教给学生学法,使学生“想学”、“能学”之舟顺利达到“会学”的彼岸,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创新。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放在首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施良方.课堂教育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