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作者:王清亮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学生和教材,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使教学更优质、更有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选材料,善于发现
  
  课堂上要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立足学情,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学所选用的背景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中不是缺少课堂教学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缺少挖掘、缺少提炼。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精心发现、巧妙设计。如可以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时事政治等素材,引导学生入课,唤起求知热情。借助故事、漫画图片、实物、音画和多媒体等材料,配以层进式提问,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
  
  (二)自设问题,主动探究
  
  每一节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开放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会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三)合作交流,深化提高
  
  开放的课堂也应该是民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始终带着渴望,带着创造的冲动去探寻。
  在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自己问题的答案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这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教学如此引导,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四)教育评价,多元参与
  
  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更体现了以 “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关注评价的过程,重视评价双方在评价进行中的沟通、理解和让步,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这就是评价的最大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改进。
  在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1.采用星级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上,采用“星级”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数星星”所带来的快乐而自豪的心理体验中对学习充满自信。
  2.多元评价,共同期待。在以往的评价中,学生是被动的评价对象,教师是绝对的评价者,家长是普通观望者。而在笔者设计的评价中,有孩子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爸爸妈妈关怀和老师的期待。每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每个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充满爱意的鼓励性评语中,孩子们体会到成功与收获,并自觉进行反思与诊断。正是这种“多元的主体参与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信任与期望,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
  3.全面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从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合作友爱、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更多的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总之,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品质的培养,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原则。教师要精心选择材料,科学地设计课堂,激情中培养参与品质,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生动的、主动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