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尹京荣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过程,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更新观念 改进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师肩负的重任。新课程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障碍,语文教师要广泛地学习和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读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从思想上彻底更新落后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反映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强调了语文课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和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练习。这就是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要加强综合培养,突出重点,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全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要求教师要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内外,课堂内外活动,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充分而自由地发展空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认识到学生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语文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从改进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过程入手。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搞一刀切,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学过程中被抹杀。这种状况不符合课改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在教学过程的统一要求下,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主体,尊重其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其潜能,因材施教,充分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使其个性得以显露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把学生分成快、中、慢三个群体,从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在内容上给予不同的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上课时可以明确一些内容快组必掌握,中组作一般掌握,慢组不一定掌握,进行分层教学。快组学生综合素质高,自学能力强,以自学为主,授课辅导为辅;中组学生以授课为主,自学为辅;慢组学生以完成规定的任务为主。特别是快组学生接受信息量大,那么就指导他们阅读更高层次的课外书籍,使他们不仅掌握课标规定的内容,还要补充更高更广的内容。这三组学生的分组状况可以随成绩的升降而动态调整。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形式并存。将全班学生按成绩能力分成若干小组。成绩优秀学生集中指导,进行超前教学。对学习上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创造条件,促使其“冒尖”。如作文教学,老师为写作优秀的学生创造条件,建立创作小组。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选派作文优秀生做小老师,同时老师给予定期辅导,使每一个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得以较好的发展。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三)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感性经验,拓宽知识面,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观点、信念、判断和评价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课前五分钟演讲。每节课前抽出五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概括归纳和思维、写作能力。
  2.增加课内外阅读。新课标规定学生每学年必须读多少课外书。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教师应从每周语文课中抽出一节,作为阅读课,教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投稿。鼓励学生积极向各级各类学生类报刊杂志写作投稿,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发表了又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有帮助。
  4.独立阅读辩论课。教师利用阅读课教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集体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解答辩论,教师最后评定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提问和独立思辩解答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相互合作的能力。
  此外,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成语故事会、手抄报和参观访问等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总之,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人的创新素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更新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就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中,刘云虎.创新能力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