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的形式及作用
作者:张改荣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诵读,然而半个世纪以来,鲁迅描述的那种人声鼎沸的读书场面很难看到了。不少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始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就算很不错的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以致于有的学生一课学完了还不知道那些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甚至对课文的内容也不甚了解,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情味的体悟了。由此可见,这种“隔山打炮”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加以改变。
(一)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1.发挥朗诵个性。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只是要求学生放声齐读课文,有时还常常为学生齐读不整齐而生气,其实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如果学生都读得整齐划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是鹦鹉学舌,读完后印象也不会清晰。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人云亦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个体独立性。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自由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种形式不管从时间还是表达方式上都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还可以精读,细细品味。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学生的答案生动有趣。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都是让学生把体会出来的朗读效果配以表情、动作展现出来,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进行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2.自选朗诵内容。有的教师往往强调学生重点读哪几个自然段或哪几个句子。至于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却一头雾水。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读,不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呢?应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最后读给大家听。他们会把整篇文章翻来覆去读上好几遍,找出最能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片段来;会竭尽全力,动用所有感官认真练习,显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融会贯通,自得其乐,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
3.淡化朗诵技巧。许多课文要求有感情朗读,怎样读才叫做有“感情”?纯粹靠技巧读出来的感情只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这样硬生生的东西一般不能叫“感情”。指导朗读不单要从技巧上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训练中过多强调哪儿重读、哪儿轻读、哪儿稍快、稍慢、哪儿抑扬顿挫等技巧,对一般学生来讲,无多大意义。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不相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不必过分强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只要是真情流露,学生自己觉得读起来很美、很舒服,就可以了。
4.创设朗诵情境。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来渲染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出学生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实感。
(二)预期的目标
1.获得语感。有了语感,小学生就不必进行所谓的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分析,可以直接辨识言语的正误、优劣、美丑,并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不假思索地自由运用。而语感的养成,全赖多读、熟读。叶圣陶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2.感悟自得。一篇文章,可悟的内容涉及文章的方方面面,而且要透过字面悟到字背,透过现象悟到本质。每个人由于知识、经验等不同,所悟可能并不一样,但是由朗诵来感悟,则是相同的。文章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必须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求得来。即使那些可以言传的东西,单靠教师讲说,得到的毕竟有限,而且架空的分析,尽管头头是道,终属隔靴搔痒。通过自行诵读、思考,不断玩味、体察,才能自悟自得。而感悟自得只靠浮光掠影地读一两遍是不够的,还要多读、熟读。
3.审美鉴赏。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审美特别强调感受,如果跳跃了感受阶段,而单纯对它的某些属性进行理性分析,最后得出几条抽象的结论,那就会失去活生生的形象和它内在的生命。只有原原本本地用心把文章读一读,才能体味到美在哪里。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
此外,朗诵还有利于记住大量诗文佳作,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