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创新探析

作者:黄勇樽 黄闯明




   [摘 要]本文就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改进、丰富、创新教学内容的几个维度与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内容 创新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内容相对抽象、深奥。高中思想政治课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知识体系科学、严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些内容都是从“大处”着眼,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密切。因此,思想政治课内容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与共鸣。
  2.有些教材内容滞后于理论及实践。
  (1)教材的内容几年不变,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改革,实践及理论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由于教材编写及出版时间的滞后,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及社会热点问题无法及时补充进教材,使教材有些内容与重大理论的新成果和社会现象出现冲突。
  (2)教材所举例子经不起推敲。如高二第六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框中,在讲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时,为了说明“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卫集体利益”,举了一个库区移民的例子:“面对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这未免有些夸大事实。
  (3)教材的编写不科学。介绍、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原理,应尽量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可教材的许多分析与阐述似乎根本不考虑广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其表现如下:①举例过多,内容重复、陈旧。只要能说明问题,一个典型例子就足够,没有必要如此列举。如高二(下)“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这一框题,教材大段举例,结论用近一页的篇幅举例。 ②详略不当,简明易懂之处占用许多篇幅分析,应该细致、着重分析的地方却一笔带过。例如,高一(上)“商品的价值量”,教材在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一非常重要的内容时,仅仅是简单地说明了三者之间的“正比关系、反比关系”,而对于“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三组重要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丝毫不提。有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不但是教学重点、难点,而且是以后学生回答许多经济常识问题的关键,而对于后面如“企业经营者的素质、银行的基本业务”等学生一眼就能看懂的内容却讲得细而又细。这种情况在这一教材中还有多处。 ③框题内容设置不当,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如高一“经济常识”的八课书中,第一课和第二课是全书的基础和重点,是学习和理解后面所讲内容的关键。这就要求编写者应多用篇幅把必要的知识点阐述清楚;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的,就没有必要面面再重复,所设框题也应该相应减少。可是教材却几乎是平均安排,每一课都大约为6至8个框题。这就导致教师教学只能平均用力。如果教师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地讲,则学生会昏昏然不知所言,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改进、丰富、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引进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资料中学到知识、悟到道理、加深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1.改进、丰富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
  (1)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要学会解放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要求教师将“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墙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增加时事政治内容。在备课时要特别把“时事政治”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来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政治生活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情况。例如,国企改革、下岗、就业、腐败现象、民主法制、经济增长率、通货紧缩、拉动消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内容都会触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指导他们阅读《半月谈》《时事》《求是》等各类书刊,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3)增加乡土资料。中学生一般对自己生长的环境都有一种亲情,也想了解、认识它。乡土教材刚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采访本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撰写调查报告,举办摄影展览等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凸显教育效果。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教材内容,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中要注意:
  (1)现实性要求政治教师要练就较高的政治敏锐性、较强的洞察能力,要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教材中相对陈旧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2)人本性要求政治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实际和生活实际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不能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创造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
  (3)生动性要求举例要妥切生动。比如,讲商品两个基本属性时,可例举名牌企业打造名牌战略之路(如引用海尔家电打进欧美市场)和生产伪劣产品的厂家为人们所拒绝(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店的倒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对商品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进行很好地理解。
  (4)趣味性要求材料要有趣味性。特别是用来导入的材料,有趣味性才能有吸引力。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时,引入“中美老太太天堂对话”的故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5)可信性要求材料要有说服力、可信度。在这方面引用一些数据,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讲中国入世对世界的影响,可例举这么一组数据: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差不多是印度、巴西及俄罗斯3个新兴经济体总和的两倍。2004年中国货品及服务出入口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75%,对比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只占约25%至30%。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教学内容要坚持“六性”。
  (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清事实(是什么)和原理(为什么),而要着重教会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怎样做),使学生在观察能力、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
  (2)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是智力活动,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从创新动机的产生、创新过程的持续、创新结果的验证过程中,都蕴涵着创新者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因素。
  (3)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思想政治要立足于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要学会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事例题材,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达到课堂与生活的统一。
  (4)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将知识行为化。
  (5)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教师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6)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注重政治与其它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加强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努力使思想政治课服务于学生。例如,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举行性教育、人际交往、社会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平时要关注各方面的教学资料,留意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做好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等工作,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政治课是一门实用的、有价值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必修)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9.
  [3]黄静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特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