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虹




  [摘 要]归因理论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并根据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从而避免学业上的挫败感,尽可能地获得成功。
  [关键词]归因 期望 归因训练
  
  人在生活中总会面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会有不同。这种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就是归因。
  归因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落实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也都会遭遇成功或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表现。此外,归因还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教师运用恰当归因对于学生学业的成功和人格的完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寻找合理的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归因理论概述
  
  1.归因理论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于1958年创建了归因理论,并对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许多探索性问题。后来,罗特(Rotter)又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以成功和失败的认识成分为中心,提出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所以,当活动较成功时,个体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活动失败时,个体就会认为失败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失败的学生会试图寻找一个理由,以使自己在同伴面前挽回面子。”
  2.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韦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成败归因模型,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每一种原因又可以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能力和努力两项属于内控,任务难度和运气则属于外控;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能力和任务难度两项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则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和不可控的,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
  3.归因对动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1)归因将导致学生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发生变化。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努力的结果,那么可能产生下一次也成功的期望,也可能不产生。因为努力是不稳定的因素,成功与否取决于下一次是否努力。例如,学生把失败的原因看成是自己的能力差,那么他就会担心下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能力或任务的难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那么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往往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结果是一致的。
  (2)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内部原因,会出现较强的情感反应。在成功时感到满意和自豪,失败时感到内疚和羞愧。但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感反应,而情感反应越强,对行为的影响越大。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归因特点
  
  1.学生在归因风格上存在着差异。学生总会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做出一贯的归因解释,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归因风格。不同的学生归因风格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小学教学心理学》中,把学生的归因风格分为三种:力求成功的意向,习得的无能为力和自我价值动机。三种不同归因风格将导致不同的行为。具有第一种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中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获取成功,而不是竭力避免失败,具有较高而现实合理的自尊水平。第二种归因风格的学生自认为缺乏能力,而提高能力又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这类学生在面对失败时常常是绝望的,认为自身无能,在面对有难度的任务时常常放弃努力。具有第三种归因风格的学生则认为拥有能力比获得成功重要,能力限制了作业和成绩水平,而除非运气好,成绩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这类学生相信自己具备获取成功的必要的能力。然而,能力水平与努力程度呈负相关——拼命努力是能力不高的代名词。因此,认为保护自我形象是首要大事,会用各种防御性策略来保护自我形象。当获得成功要冒很大风险时,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尝试。
  2.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着性别差异。一些研究指出,男女学生在归因上存在着差异。女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表明她们对自己的能力归因有自我贬低的倾向;男学生在总结自己失败原因时更多地归因于坏运气,表现出明显的自然保护倾向。这种差异的形成同教师对男女生认识上的偏见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教师对待男女生的态度是不同的。譬如,面对同样失败的学生,教师对男生的失败往往认为是贪玩、不努力,而对女学生的失败则表现出同情。这就会导致女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从而影响其自信心及努力程度。相反,男生将失败归因于个人努力不够,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另外,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鼓励男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而对女生则要求少。学生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领会到教师的种种暗示和期望,并逐渐形成相应的自我意识行为,从而影响男女生归因。
  3.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其归因也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归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一般是归因于努力不够。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原因,不会使他们放弃将来会取得好成绩的期望,反而会促进他们去坚持不懈地努力。与之相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失败时常常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短时间改变不了,所以他们会陷入对自身的失望状态,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从而更加大了差距。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归因上存在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归因方式,使学生学会合理恰当的归因。
  
  (三)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引导学生做出适当归因, 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特点。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不恰当的归因。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这样才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对于习得性无助(习得的无能为力)的学生,应通过改变归因模式打破他们的消极行为模式,进行更有效的因果期待,即把学生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转变为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从而改变其归因风格。对于自我价值风格的学生,要让他们自我价值的发展不依赖能力和竞争,帮助其学会用合作的方式取得成功。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对待。差生常常把学业失败归因于稳定性因素,更容易产生自卑感,陷入对自身失望的态度。这属于典型的归因不当,难免影响其随后的学习行为。优生将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教师应引导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归因,增强其自信心。
  2.给学生适当的评价。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失败给予同情,往往会让学生认为自身无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反之,如果对学生的失败表示不满,则可以使学生做出自身努力不够的归因,从而更加发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