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改革之路

作者:曹建刚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国基础教育掀起了一场大变革,转变了许多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个大跨越。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四大领域,并融入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安全营养等诸多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求针对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仔细研究新课改精神,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然后大胆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关于体育教学的拙见:
  
  (一)从“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多年来一直以“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为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笔者也结合这点进行了研究与尝试。
  1.“乐学”重在过程而非结果。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自己教学的“价值”,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非常看重教学的结果,把知识技能一古脑儿地“灌输”给学生。为了看到“成果”还不断强化训练,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一些同学由于体能和技能的差异“学不好”,由此产生“不想学,不想参与”的想法,产生负面效果。就是学了一些知识技能,平时也不会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技能,并体验到这些知识、技能的好处,从而乐于接受、乐于掌握、乐于应用。
  2.“会学”重在“学”而非“教”。虽说“教”与“学”相长,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即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教来定学,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地学”重在能力培养而非技术训练。在体育教学中传授一定的体育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探究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布置课后研究任务、课间讨论、实践对比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比如在立定跳远练习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跳跃的技能与要领,而应在课前让学生去观察研究兔子、袋鼠、青蛙等动物的跳跃姿态,比一比他们哪一个跳得远,为什么跳得远,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他们的跳,然后再通过讨论总结出怎样跳才可以跳得远,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二)从转变课堂教学结构入手,营建多样化的教学流程
  
  传统的体育教学的课堂模式一直是“四段式”,即“开始部分”(集队,点名)→ “准备部分”(慢跑或做徒手操) →“基本部分”(展开教学内容)→“结束部分”(集队放松、总结,解散),这种教学结构单调、枯燥,忽视学生的体能差异和技能差异,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引起学生反感的首要原因。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有多元化的教学结构,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生理活动规律。比如,在体能消耗比较大且比较枯燥的跑步训练中,可以直接将准备部分结合到基本部分中,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跑道上慢跑,其间加一些跑步进行中的准备运动,并传授知识与技能。一阶段训练后为防止学生感觉枯燥,就穿插一些竞赛活动或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正确科学的训练带给自己的成就感。
  另外,在体育课上还有很多重要的道具——各种球类、垫子等器材。以往总是老师安排好了分发下去,难免会给学生一种服从命令的感觉。笔者就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2~3分钟的时间根据教学活动放置这些器材,之后,让学生以“抢占阵地”或“寻宝”的形式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进行练习。体育中考项目中,男生是篮球,女生是排球的比较多,但有些学生的兴趣却截然相反,在课堂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练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从转变评价方法与标准入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统体育课的评价标准是根据达标标准而定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多学生会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改革中笔者很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1.平时多表扬,激励学生追求上进。在平时练习中不要老是以体育达标为标准,盯着学生的不足加以指责,这样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尽量多发掘学生的优点,寻找一些闪光点:姿势优美、方法正确、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加以口头表扬。几秒钟的时间往往抵得上几十分钟的思想教育,学生在不自觉中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一堂课最后的总结中,需要花上一两分钟时间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可以用点名或自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谈谈自己一堂课的进步与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每节课要选不同的学生,争取覆盖面广而全。有时教师意识不到的学生的进步,会被通过这种方式挖掘出来,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找出一节课中表现最积极的、进步最大的学生,这样还有利于学生相互关注、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更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联系、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能力。当然,最权威的评价还是来源于老师,老师也要给学生以恰当、及时的评价。为了能在课堂上较好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获得老师、同学的好评,学生还会把体育锻炼延伸到课后、校外,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随时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从学生角度着想,热爱学生,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运动习惯、锻炼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