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略谈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作者:刘云波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研究性学习因此应运而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高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即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十分必要。历史作为过去生活的重现,本来就与人的生活世界、当今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历史教育作为依托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学新模式。而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探究)性学习。
  高中历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有几种提法,一般可归结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含制订计划、组织动员、考虑形式)、实践总结”三大步骤。
  
  (一)确定课题是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
  
  从目前情况看,确定选题有两种途径:教师提供(新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就附了22个参考题目)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所选题材的内容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和基本脱离教材的。
  从“研究性学习”为创造性教育服务及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观点来看,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的方式更好。有的教师会担心“让学生自由选题,是否会天马行空,太不着边际,超出了中学教师专业水平范围,而引致失控?”确实,这是“研究性学习”给教师的一大挑战。笔者认为,即使“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也不应惧怕,因为盒子底下充满生机,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教师要做好两种铺垫:一是先对学生做一两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讲座,让学生先有个心理准备。二是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带头倡导求异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向老师、课本质疑,培养一种气氛。如笔者曾在旧高一历史下册的《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尝试“自主式学习”的方式:鉴于东南亚的发展与我国关系较紧密,同学们也较熟悉,在课前先布置一作业,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及自行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再就自己对东南亚经济发展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一个问题。结果发现,学生提的问题既新颖又广泛,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风俗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有比较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关系的,有关注华人对东南亚发展所起作用的,更有联系近期时事,从“亚洲金融风暴”反思东南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的……从中至少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况下往往能自觉地运用全面、整体地分析问题的历史观;二是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懂得学以致用,并不认为历史知识是远离他们实际的。由此可以看出,老师们不必为学生“动起来”而有太多的担心。
  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最急于想知道直接答案,但懂得“导”的教师往往会因势利导,引领他们进入更高境界的学习殿堂。历史学科有这么几种类型的问题,提出些案例让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1.有的学生好思,但苦于阅读量不足,往往会提出些较偏激的问题。如有一学生对“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认识较偏激,甚至怀疑它们使新中国建国初的三十多年变得一无是处。对此,老师并没有作太多的理论分辩,而是就学生所持的几个关键论据作了数字上的质疑,让学生理解实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数据分析对研究经济史的重要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要充分理解好“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问题,必先多读书,掌握更多的材料。
  2.有的学生则相反,课外书读得特别多,并爱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但一时未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深化认识。有一学生对其他同学从义和团武器落后推论清政府在抗击八国联军时的武器也很落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撰文指出清政府当时已拥有了一支甚至比八国联军装备更先进的新军,材料很有说服力的。但在分析清政府为何失败的问题时却卡住了,只简单地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这时老师作了引导:观念的落后比物质的落后更危险、更可怕。这位学生原来是很喜欢军事知识的,从这事深受启发,后来他告诉老师,他由原来专注于搜集兵器知识变得现在对军事思想、军事策略更感兴趣了。
  3.有的学生爱反思历史,对历史作假想性分析。如有一学生写了篇科幻小说:郑和是一很有冒险精神的人,当年他奉命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时,决定一直走下去,“看看世界的尽头怎么样?”……于是,后来有了郑和发现“新大陆”,有了“日不落”的中华殖民帝国,现在矗立在纽约的是郑和塑像而不是自由女神像……问其写作动机,他说是要出出中国被殖民者欺侮的恶气。想法虽未免单纯,但小说不能不说是想象奇特,发人深思。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想象,在一般中学生简单地认为历史就是发生了的不会再改变的事实,而埋首死记硬背时,这个学生已触及了历史研究常用到或然性假设的问题(如“没有西方的殖民入侵,中国能否自然地过渡到资本主义?”)。历史事实是确定的,但我们所学的历史却是后人研究出来的“历史”,在这情况下,只有敢质疑、敢假设才能更好了解历史真相。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就小说作更多的历史分析,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聊开去:聊古代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聊殖民主义的过去与今天,聊今天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性或重新被殖民侵略的可能性……学生很高兴能跟老师作这样的学术交流,表示要看更多的书,写出更好的文章。
  可见,选好题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之重要性就在于“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开启智力之门的钥匙。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实施研究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中学生开展历史科学方面的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方法上大致有:文献研究式、调查研究式、假想研究式、比较研究式、思辩研究式等;研究成果依表达形式而分有:历史小论文、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历史资料汇编、历史小论坛等。下面就笔者在实践中开展的“专题历史资料搜集”与“历史小论坛”的活动谈谈。
  “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不少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没有教给他们实用性的技能(象读、写、算等)。其实,历史的文献研究中就有一项对信息社会很有用的技能──高效率处理信息的技能。围绕一个命题,能迅速地找出相关的研究资料本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特长。只是现行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大多以确定面貌出现,无需师生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才使学生体会不到历史学科的这一“好处”。为此,笔者开展了一项“寻找身边的历史”的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活动──从现代足球的起源、NBA的历史、可口可乐名牌的来历等吃喝住行玩到互联网、克隆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个大揭秘。这种活动形式是非常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但教师则把重点放于培养学生如何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指导学生搜集途径的多样性──图书馆、互联网、采访调查……;指导学生鉴别资料的真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归类。后来,有些学生还由此办了个人网页,与人交流,继续深入探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