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者:李锦平
(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应从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自学能力的培养。结合中学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20多分钟的阅读,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根本。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必须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要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还可以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
中学化学课程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化学科学知识水平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并把基本概念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这样就能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水平
1.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认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综上所述,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