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俞 虹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师资 专业发展 研究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自那时起全国各地的小学陆续开设了英语课程。本县也不例外,不但城里的小学英语教育热火朝天,而且农村各小学也千方百计按照要求开设了英语课程。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培训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本人通过听课、座谈、问卷、查阅有关资料,对我县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师资现状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数据统计
(二)优势与问题并存
1.明显的优势。
(1)年纪轻,易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以上的数据分可以看到,在接受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中,平均年龄27.5岁,她们思维活泼、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大孩子,因而与学生的心理差距小,更容易理解学生。她们能以发展的眼光要求自己,坚持继续教育,更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能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2)学历层次的提高有利于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在调查的149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4人,占90%,其中英语专业的有72人。整体来看,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在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增多,很多教师通过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各种渠道在进行学历进修,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加强了本县的师资力量,加速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3)原有的教学经历有利于英语教学。调查中了解到,其中有一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为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师范生,她们中有85%以上的教师在教英语前就已从事过2~3年的小学教育,笔者认为这种经历有利于学科教法的迁移转化,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多样化和儿童化的特点。
2.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据统计,在全县149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专职教师65人,兼职84人,在编教师73人,临时聘用教师76人,多数兼职和临时聘用教师为非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或是非师范生经过临时培训而匆忙上岗的。而且我县的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是跨年级的,从总体的数据可以看出存在着小学英语教师严重短缺的现象。再加上教师教龄短(平均教龄为5.8年)、职称低,小一、小二占绝大多数,小学高级占很小的比例,缺乏教学经验,课时重,班额又大,使得很多教学活动难以收到实效。
(2)教师的语言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要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首先要看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语音语调要纯正、流利,有一定的口语能力;能用简练、准确的言语组织课堂教学,板书规范、工整。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还领着学生大声齐读。应该说本县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了,可他们的综合技能离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就给培训者提出了一个艰巨任务。我们要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鼓励教师自修自练,使广大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再学习,再提高,更新知识,转变观念,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3)教学的反思能力有待进一步重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每天默默耕耘着的教师,但真正肯花心思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记录下来并去琢磨教育规律的人并不多,至少能坚持的人并不多。有些英语教师时常会有教育教学思想的火花,但常常因为捕捉不及时而成为过眼云烟,等到想要记录时却已失去了激情与情趣。有些教师只顾低着头“实践”,马不停蹄地“耕作”,没时间琢磨行为背后的思想是否正确,行为之后的得失如何评价。于是,思想与行为的距离渐渐拉大,理念与实践的差异愈加明显。
(三)对策和建议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专业化。为此,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无论培训者还是受训者都应发挥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
1.立足农村,加强培训。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水平,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积极开展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自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分理论引领、课堂提炼、论文交流三个阶段,主要培训内容为: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实践新课程能力、教科研能力、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评比成果展示等几大主题。这样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其他教师一起成长。 同时,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办了宁海教师教育网,在网上建立“虚拟学校空中教室”和“荧屏课程”,将县学科名师骨干专题讲座或一些优质课制作成视频录像,挂在网上供教师点击学习,利用优质培训资源,有效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拓宽教研形式。利用远程录播系统的优势,为农村边远学校教师提供观摩教研的资源。这样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现状,又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与时俱进。
2.立足校本,开展教研。大部分学校英语教研组虽然能定点定时地开展教研活动,但没有真正做到在“研”字上下功夫,因而对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强化校本教研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被动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是教学问题的研究者,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思考来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研的力度,提倡横向互动,即鼓励进行跨校、跨乡镇的教学交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意识、形成共识;提倡纵向互动,直面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发言权,推进英语教改。提倡向心互动,即鼓励教师走上教研讲台,提出思路、方法,总结、展示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新做法、新课型、新经验和新成果;提倡多项互动,在推动英语学科教改中,把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多项工作有机整合,拓宽教研内容,增加教研实效。另外,要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年级的课堂剖析,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上的体现。
3.立足教学,进行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在研究听课中,笔者了解到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工作总结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是,这些总结敷衍了事的多,说成功的多,说失败的少,真正经过“反思”提炼的则更少。有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多年的学者提出,现代英语教学中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可以看出,英语教学的反思已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Z].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