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实践新课标:语文教学生活化途径探索

作者:杨春平




  [摘 要]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为学生终生的发展服务,本文认为生活更应该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根须,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生活的牧场,要让语文教学真正能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借用生活现象,沟通课文情景;穿插生活资料,突破课堂空间;追求生活反差,激发学生志趣;引导情感体验,升华生活价值;辐射拓展生活, 陶冶学生情操。这将是语文课堂生活化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语文生活化 策略
  
  杨再隋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到: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特级教师余蕾也曾经总结过:面对语文教学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少、慢、差、费现象,就只好退一步,反复揣摩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打开课内向课外的训练渠道,对语文教学的空间、时间、内容和语文学习的主体进行重新认识。
  语文大家们的这几段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扩大了语文的外延,丰富了语文的含义,反映了生活与语文的本质联系。由应试教育观念派生出来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的现象。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培养和丰富个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成为“生活语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这样一些语文生活化的策略。
  
  (一)借用生活现象,沟通课文情景
  
  语文教学中,有的知识点抽象而枯燥,有的意境朦胧而晦涩,有的文章凌乱而难以琢磨。此时,就必须依赖语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了。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去悟出抽象中的具象,枯燥中的情趣。在社科文的阅读中,有大量的推断题必须进行推断与排除,才能正确选出答案。如《极光》这篇文章,作为语文教师,是很难理解磁场及光学中的一些术语以及形成原理的。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让学生描述城市夜晚美丽的激光灯,教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所见过的种种神秘的极光现象,诠释了教材中的神话故事,然后借用了物理老师的光学课件,轻松地和学生探讨了抽象的光学知识,完成了科技类文章的学习。在理解《社戏》“月夜行船”一段中“浓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时,提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其原理。学生马上想起了参照物这个概念,笔者就顺势而问,让学生体会“山跑”而非“船跑”这种化静为动的妙处,更让学生体会“跑之快”与“我还以为船慢”的矛盾用法,教学目标轻松实现:船行并不慢,而是作者心情过于急切而已。
  
  (二)穿插生活资料,突破课堂空间
  
  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一扇窗口,语文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信息的传递者。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时尚感和时代感,让学生在与时俱进中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恰当地宕开主线,锦上添花地穿插一些和教学要求相关且学生不太熟悉的材料,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含金量,也能让课堂起伏有致,妙趣横生。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感动”“团队”的素材,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了诸如蚂蚁成球过火海、长勺互喂享美味、母牛下跪忍鞭为幼崽讨水喝等故事,将这个文章拓展到全新的生活领域当中去,让学生对文章当中的团队精神有了具体而生动的理解。当然,拓展课堂空间一定要适度而恰当。课堂学习不能只是孤立的教材教参分析,也不能是街谈巷议的道听途说,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尽可能的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将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际的认知水平领跑,尽可能地融入新的理解,从而把课堂思维推向更远、更高、更厚的境界,否则,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很难有根本的改变。
  
  (三)追求生活反差,激发学生兴趣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学生除了对新奇的、初次接触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利用好生活的反差、矛盾、对比来激发学生的认知意识、道德意识与情感意识,从而激情、激趣。在讲授李密的《陈情表》时,首先抓住忠、孝之间的矛盾冲突,假设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二难选择:“如果你有出国发展事业的机会,但也有一个残缺的需要你承担责任的家庭,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应该先出国再考虑家庭责任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李密的选择:尽孝。这种生活反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驱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李密的选择原因与背景。在和学生讨论《项链》的时候,设计两处与学生生活有反差的情景:“如果你是玛蒂尔德,在你丢失了难以赔偿的项链之后,你会怎么做?”有学生说:“做一个真诚的人,直接地告诉对方。”接着追问:“那如果丢失的项链是真的,你愿意赔吗?”学生意见很不一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玛蒂尔德很坚决地选择了承受这份责任,哪怕付出了青春与美貌,再联系现实社会中众多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对比。由此,学生很自然地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有了全面而综合的评价。
  
  (四)引导情感体验,升华生活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在讲到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理解与误解、包容与叛逆、承受与忍受之时,笔者列举了家长会上父母们反馈的学生在家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我行我素、对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和父母讲话的言语简单粗暴、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更不愿意理解父母。学生顿时神色黯然。在此基础上,再来看面对残疾儿子的母亲的一举一动中所包含的爱与情,儿子无视母亲的爱后所体现的自我与任性,而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自己的儿子所体现出来的忍耐与信任。学生们一片肃穆。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五)辐射拓展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确实,社会生活是个大课堂,涉足社会,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课堂教育。而要走进社会实践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在教学中如果不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生活空间,让学生透过象牙塔了望这个社会,那么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苍白的。在教学《陈情表》时候,把《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引入了课堂,让学生来做读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读者来选举投票,也允许学生为自己最感动的人物进行拉票。就这样,在学生的思想交锋中由课内辐射向课外,欢乐与忧愁、悲愤与愉悦、反思与悔恨不断在语文课堂上交替进行;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把散文《秋天的怀念》用来进行对比阅读,当笔者深情地读完一个母亲为了家庭而操劳一生最终含恨而去时,教室里已是哭声一片;在讲授《项链》时,男女同学各自讨论:如果你以后娶到了一个玛蒂尔德似的老婆,你会怎么对待她?男生一片嘘声,表示绝对离婚。笔者反过来告诉男生:爱情不只是贪图美貌,也需要承担责任,路瓦栽先生用他的坚守诠释了爱情的忠贞。女同学则对玛蒂尔德的种种梦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而探讨:一个女人,在婚姻上究竟应该是自力更生还是依靠嫁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由课内到生活,由现在走向以后的人生,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绝不只是教参所规定的东西。
   要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这需要语文教师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根据内容营造出师生情感、愿望、求知、探索精神的统一、融洽的情绪氛围。这是语文课堂生活化的一种必然。但愿语文与生活共舞,语文与学生同在。
  
  参考文献:
  [1]邹尚智.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德俊,王格奇.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