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现问题教学法”初探

作者:蔡 烨




  “发现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没完没了的问题,甚至连教师本人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只要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就意味着创造性培养的成功。相反,学生如果呆若木鸡,只是被动地、驯服地听课、很少提问,或者说只是机械地围绕着老师所提的问题思考,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疑问在独立思考中产生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学习。”“发现问题教学法”遵循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其中包括疑点、难点、特殊点等。怎样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呢?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鼓励猜想,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发现者”。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研究的兴趣,自然要提出疑问,“疑”为思之始、学之由。学生脑海中的平静被打破了,跃跃欲试,敢于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出塞》时,由于学生进行了预习,有的学生还上网查了王昌龄的生平和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有了较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第一句说是互文,什么是互文?总感觉这句很别扭;说现在的将领不如李广,为什么要说得那么含蓄?王昌龄的这首诗好像写得比王之涣的《凉州词》显得大气,不知对不对?什么叫边塞诗,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有次与学生共同探讨一篇课外阅读文章,汪国真的一篇散文《我喜欢出发》,学生提的问题更多: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吸引人眼球的题目?这篇文章是他的真情流露,还是故意作秀;文章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魅力,但真的要说出来,又讲不出具体;诗人真的去过那么多的地方吗?大山、大海、大漠、森林;文章的结尾没有号召,没有豪言壮语,一个“愿”字,显得亲切、随和,却同样能达到作者号召的目的,请老师分析一下它的妙处;文章的语言干净利落、气势不凡;汪国真的诗也很出名,能介绍几首吗?这里,有疑问,有心得,也有要求,都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接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全班探究。下课后,全体学生都非常兴奋,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好。
  
  (二)答案从反复讨论里得来
  
  “发现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既然对于学习文本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么问题的答案也只能从思考中得来。如果自己拿不准答案,也只能去不断探究。这种探究是不拘形式地探究,可以是一对一,可以是几个人的一个小组,也可以是全班同学。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那种完成任务式的报答案给学生的做法到头来只能害了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前上课的时候,有不少学生不能判别答案对错的时候,总是把目光对准了教师,由教师来判决对错,似乎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发现问题教学法”施行以来,遇到这样的情况,笔者不置可否,把球踢给学生,引导大家讨论、辩论。这样多次以后,现在学生只要碰到难以下定论的题目,立刻开始了个人思考或者是窃窃私语,讨论的风气已经基本形成。句子排序题是经常考到的题型,而答案也往往是五花八门,讨论起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通过激烈争论,最后总有一个完满的答案,而学生就在这不断地争论中得到了真知、提高了能力。
  
  (三)雷池可逾越多次多步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教学的建议”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提倡学习方式个性化。”方式的个性化源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不同,思维特点各异,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应该允许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方式方法的个性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有的老师习惯于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问题,向着同一方向,纳入同一轨道去思考,不许越雷池一步,不许有相反的看法,最后得出全班划一的答案。这种老掉牙的套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逾越雷池多步多次,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张扬学生的个性。有一次,笔者布置了一道《妈妈,我对你说》作文题,可是,有个学生立刻举手说,老师,我不写妈妈。这个学生的手刚放下,立刻又有两个学生举手:“老师,我也不写妈妈。”我明白了,这三个学生,其中有个学生的妈妈是外地人,回到老家去了。一个学生的妈妈去世了,另一个学生的妈妈改嫁了。于是笔者马上改口,可以写家庭的任何一位亲人,把题目的称呼改一下就行。平时,把语文评卷权还给学生,每次试卷都会分成四个部分,每两组负责讨论一个部分的答案。但是,有一次分任务的时候,有个学生不愿意接受,提出他要讨论阅读理解这部分的内容,理由很简单,他分到的那部分已经跟同学讨论过了。对于这个“不听话”的学生,笔者同意了他的请求。有次语文活动课,内容是朗诵学习过的古诗。有个学生问:“想朗诵一篇散文,行不行?”这位学生平时总喜欢出新点子,思维也活跃。笔者说:“行啊。”这个学生立刻朗诵了朱自清的《歌声》,这是篇不算短的散文,他的朗诵虽然不能算是声情并茂,但也抑扬顿挫了,可见他是作了精心准备的。也正是他的朗诵将这次语文活动推向了高潮,给了其他同学很大的鼓舞。学生的“越雷池”,说穿了,有时正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不能轻易给予指责。
  实践证明,“发现问题教学法”行之有效,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