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乡镇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作者:李尚明 韩歌萍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对创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树立整体课程观,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进行开发。
  [关键词]乡镇初中 校本课程 开发 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增强了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试图改变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的局面,因而对中小学提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但笔者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乡镇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情况令人担忧,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十分贫乏,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持,特别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还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但从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需要特别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一)自编或改编教材、开展课外活动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总体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
  由于我国课程知识研究和普及相对滞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问题只有少数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大学老师知道,广大中小学教师根本不去学习或研究。新课程全面推行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优越,教师可以接受多方面的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开始步入正轨;而欠发达地区,仅靠国家规定的几天校长或教师培训,就要求中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在勉为其难。一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常常误以为开什么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使用什么教材也是国家或省(市)决定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将这些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给教师的唯一空间是理论联系实际,即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做一些呈现次序或呈现方式上的调整,一提到校本课程开发,就会想到编辅导教材或者进行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
  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仅是课程的一种文本表现形式,而“课程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它教学材料;一种是实践形式,由抽象到具体,依次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不只是表现为教材,还应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从课程政策上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提倡编写“校本教材”。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考虑,开发校本课程必须是所有学校都能干的,而编写教材要求高、工作量大,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干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乡镇初级中学干不了。即使一部分学校能编出所谓的“校本教材”,它的使用范围、周期和效率都极为有限。从校本课程的功能上看,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更加宽松、活泼。因此,应该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课程资源视野里考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方案、教学简案、活动安排、专题提纲、活页讲义等形式比教材更为合适。因此,笔者认为,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初级中学要求教师自编教材、合编教材或改编教材是不符合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应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特点是: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和自主性。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为一种课程价值观的转变;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开发活动在学校发起并在学校实施;三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对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体现教育的服务性;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表现反思的行动研究过程;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开展课外活动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如情境分析、确定目标、形成方案、组织实施、进行评价等,对开发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课外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仅仅是校本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对活动组织者的能力要求不高。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是整体效益,要有整体观;而课外活动只是追求特定情境下的局部效益,主要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校本课程,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点是共通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开展课外活动的内涵和实践价值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科学实施,不能将开展课外活动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
  
  (二)形成学校特色、养成学生个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
  
  英国学者斯基尔贝克(M.Skilbeck)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三个核心思想: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由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据此,笔者认为,形成学校特色、养成学生个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
  1.形成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本”大约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为了学校,三是属于学校。这里的“为了学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怎样才能发展呢?教育界有一句口号: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特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独到的办学理念、稳定的学习常规、独具特色的优良校风等等,但最根本的是学生的素质特征。不同的学校通过它们开设的课程,塑造不同的学生素质。基础教育的课程大多是由国家确定的,具有极大的“普通性”,但“适应性”不强。为了让课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就产生了校本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本意就是为了体现不同学校的特色。
  从课程开发模式上看,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的开发模式是:研究→开发→推广;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前者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共同需要,注重全国课程计划和标准化的课程方案的建构,对各地区、各学校的差异却无力顾及,容易导致教育的僵化和“千人一面”的局面;后者主要着眼于社会的变迁,地方、学校与学生的特殊性,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不同学校的特殊需要。两种开发模式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中小学应根据社区的环境、学校的设施、教师和学生的独特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引领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