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让天生的“童话作家”写好童话

作者:卞晓琴




  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是他们说话的方式。但是,儿童在进行儿童文学欣赏时,常常处于被动依赖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阅读童话,带着一颗童心, 走进童话世界,走进孩子的心里,来引导他们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一)训练的主要途径
  
  1.欣赏经典片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有较好的欣赏能力,是童话创作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应该从欣赏课入手。欣赏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挑选佳作集体欣赏,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佳作独自欣赏,还可以是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另外,学生放学、放假时也可以利用在家空闲时间,在父母的指导下阅读和欣赏童话。
  进行集体欣赏时,教师一定要事先找到这本书中最吸引人的那部分内容。如芬兰作家托芙·扬松的作品《魔法师的帽子》是受学生欢迎的童话之一。童话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它慢慢地从帽子里一扭一扭地长出来,爬到地板上。卷须与嫩芽一路爬上墙,绕着窗帘和百叶窗爬,钻过裂缝、空调和钥匙孔。在潮湿的空气中,花朵开放了,果子成熟了,大片的嫩叶铺满了楼梯,一路向桌子腿、椅子腿和柜子腿之间推进,从肢型吊灯上垂了下来。”“她小心的拉开床边鲜花织成的帘子。”“楼梯口成了小树林,客厅成了大树林。”这个奇异的世界无疑是作者要给予小读者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欣赏课上,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说说现在出现在脑海中的那个奇异的家居森林。这样的世界在儿童眼中是无比新奇的,能尽快阅读这本书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
  2.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说和写。说童话故事应该从低年级学生抓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内容有趣、情节简单、结构完整的童话讲给家人听,然后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说童话不能只要那些口齿伶俐的孩子说,而应该让其他学生都能说,人人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比中、高年级的学生差,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显然是有局限的。因此,指导低年级学生说童话故事,应以口头表达为主。因为表达起来没有文字的障碍,所以他们兴趣更浓。反过来又因为口头表达的成功,更能激发他们对文字表达的愿望及兴趣。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先讲故事再看动画,最后讲故事。有些故事,孩子们听完以后印象不是很深。课下就搜集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以及相关的资料,播放给孩子们看。学生通过看这个动画片,容易记住当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有助于他们流利地讲出故事来。
  (2)看动画讲故事。通过观看动画,引导学生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画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即兴讲演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每天请一位学生讲故事。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话表现的机会。对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她)们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4)小组合作编故事。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合作编说故事,共同进步。
  
  (二)训练的切入点
  
  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般是凭借阅读教材进行。的确,利用阅读教材进行想象说写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1. 扩展性想象说写。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所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有的只一笔带过,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狐狸与葡萄》中,狐狸妈妈筋疲力尽地从几座大山之外衔回来一串葡萄。刚到家门口,远处传来猎狗的叫声,小狐狸在妈妈的催喊声中出逃。文中并没有对狐狸妈妈的下落作交待。几年后,小狐狸回到原来的家中,吃到了甜津津的葡萄。笔者便让学生动脑筋续写《狐狸妈妈之死》,填补了文章的空白。经常让学生进行类似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助于他们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 推测性想象说写。推测性想象指的是在故事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填补可能产生的新结局,通俗地说就是给故事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想象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为了寻求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学生的思维就会趋于变通、独特,这时新奇的设想就会出现。
  
  (三)训练的注意点
  
  1. 训练时注意先尝试再指导。一般的作文教学都是指导在先,练写在后。笔者也曾用这种方法在班中教学,但却发现存在的弊端不少,尤其是在让学生想象练笔中,学生模仿性极强,易受暗示。有时候,老师刚给他们说了个例子,他们就原样的照搬过来,交上来的“大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而自我感觉又十分良好,这怎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于是笔者一改这种常规教学,拿到一幅图或一个话题,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说写,只在他们思路受阻、无从想象的时候进行点拨。所谓“点拨”,就是点到为止,提示学生该从哪些地方展开想象,怎样展开,为他们拨开云雾见天日,而不是把答案告诉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学生。
  2. 求具体生动,培养想象的丰富性。低年级学生在一开始进行说写训练时,由于教师和教材都有意识地把训练重点放在句子的完整性上,只求句子成分齐全,满足于句意通顺,这是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将句子写具体、生动,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学生想的侧重点不一样,所用的词也不一样。如“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在把此句写具体的过程中,学生多是围绕云的姿态来写,想到了老虎、棉花、冬瓜等。教师引导孩子再次想象时,可以从动物的个性特点去考虑,如凶猛的老虎、温柔的绵羊等。可以让学生想象这些动物具体的动作,如“一头凶猛的老虎在追赶一只温柔的小绵羊”,也可通过联想把天边的云比作“海边的沙滩”。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就能把句子写得更加优美。
  总之,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童话训练。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天生的“童话作家”写好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