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作者:刘 芳




  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的,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表现出来,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革新。 那么,生物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必须要考虑的:
  1.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中学生物学九年义务大纲中明确要求:中学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中学生物学知识的特点。自然界生物种类很多,中学生物学不可能每种生物都讲到。因此,首先按门、纲、目、科、属、种 进行分类,然后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只详细介绍每个门或每个纲的代表,然后由形态结构等推到整个门或纲的其它生物。
  3.中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的特点。思维发展过程是由具体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概括思维。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概念形成具有不同的特点。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生物学概念,而且是从认识个别现象向比较不同对象异同过渡的过程。它们往往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从而形成一个概念。这种概念最初是不精确的,以后在具体化的过程中经过扩大和加深,逐步趋向完善。
  4.生物学教学必须加强直观教学。首先初中学生知识少,经验也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概念的形成需要直观形象来帮助感知和理解。其次 ,生物学教学内容是自然界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和生态知识,这些都是具体的,运用直观手段可让学生直接感知的。 根据以上的考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引导自学→举一反三→变式巩固→得出结论。其程序如下:①引导自学。教师指定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有关概念的名称。此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举一反三。教师发给学生典型的实物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或实验形成概念。此步骤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或实验能力。③变式巩固。教师以挂图、模型等形式给出其它变式,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与典型材料的异同点。 ④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巩固概念。③、④两个步骤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检验此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了初一年级两个班,其人数、男女学生比例、年龄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很相似,其中A班为实验班,采用新模式进行教学,B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形态结构的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实验,如花的结构、鱼的形态结构等。授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利用同一检测题,对两班学生当堂进行达标检测,并相隔两周后,利用这一检测题再次进行检测,看其记忆情况如何。结果实验班成绩都比对照班好。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当堂测试,还是两周后的测试,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包括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班。由此可以看出,此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感性知识和学生自己实践、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因而能较快地上升为理性知识,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此模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初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喜欢通过实践自己得出结论。变式的应用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奇和探索的心理,也给他们创造了思考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再次,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虽然此模式有诸多优点,但在运用它时有几点应注意:①此模式不具有普遍性。生物学知识形式多样,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等,对于不同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②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形态结构内容的教学。③利用此模式设计教学程序时,关键在于要先用典型,后用变式,以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