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学地理教材图象系统阅读方法研究
作者:周丽娟
(一)按地理事象的空间顺序读图
这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方法。凡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图象,都可采用此法,诸如中学地理课本里的位置图、政区图、地形图、河流分布图、资源分布图、农业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物流图等。例如,阅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依次读出大气垂直层次的名称、高度和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看出在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有的层次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有的层次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二)按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凡用以表示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过程和特点的图像,都可采用此法。在这类图像中,有些是表示地理事象日变化过程或特点的,有些是表示地理事像月变化过程或特点的,有些是表示地理事象季节变化过程或特点的,有些是表示地理事象年变化过程或特点的,还有些是表示地理事象地质年代演变过程或特点的。一句话,这类图象具有明显的时间性。中学课本里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流量过程曲线图、人口增长统计图、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大陆漂移图等都具有上述特点。如阅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可以按“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的顺序,依次读出各个节气太阳直射点,低压带、高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再把各节气的单幅图组合在一起,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情况,还能看出它们的移动范围大致在纬度10度左右。
(三)按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图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只停留在地理事象表层的观察,而且包含着对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深层的思考。深层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地理事象连成了一个整体。由此看出,凡用以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图像,都可采用此法,诸如地理课本里的地理特征图、地理成因图、地理规律图、地理联系图、相关模式图等。阅读“鲁尔工业图”可以按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区的地位、环境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要引导学生运用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这一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可以重点从原料、能源、交通、运输条件、市场劳力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重视图像运用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渗透
新教材图像系统中人文地理图像的大量增加,从宏观上加强了与自然地理图象的配合,但如果在实际运用中忽视了其间的联系与渗透,仍会使图像系统从内容上条块分割,不能很好地为“协调人地关系”的主题服务。为此,用图首先要注意自然地理图像与人文地理图像的有机结合。例如,运用“大洲和大洋”图揭示其与“环球探险航线图”的有机联系;其次在局部用图中,加强自然地理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渗透。例如,一幅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如果用联系渗透的观念用图,该幅照片就不仅成为地球球体的佐证,而且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生命世界的星球。
(五)利用图像系统的多种教育功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
新教材图像数量大增,为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和培养学生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新教材图像系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意到地理图像的知识传授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按教材要求充分用好图外,还应精心推敲设图用意,以便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地图不断提出问题来启迪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质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扩散,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光合作用示意图》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机理的分析,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水循环、大气的热状况、植物生理等地理和生物学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将示意图下面的化学反应式溶解在示意图中,从而使光合作用的整体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可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扩散。
图像系统的运用,应明确图像设置的用意,把握好看、析、绘、忆等环节,使图像这个重要的地理语言真正做到简、明、美,真正地发挥出其激趣、启智、感美、育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