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金春权
[关键词]兴趣 工具性 人文性 主体地位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催化,本应是最具有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语文阅读教学变成了割裂开来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和枯燥无味的机械训练。过分的强调“工具性”也就等于忽视了“人文性”。
新大纲明确规定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决不能忘掉“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不能忘掉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从目前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依旧是压倒性的主体,教师占据着三尺讲台滔滔不绝,一讲就是45分钟。学生从一开始就是被动的,渐渐形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思维方式:老师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把老师的话当成真理,奉若神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所谓的能力也是应付考试的高分低能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课文。怎样才能证明学生学会了呢?只有让学生参与、融入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心理上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 如何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呢?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完整的人,还是一个接受思想的人。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最大的权限,特别是精神上不要过多加以束缚,而要加以正确、及时地引导。应该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同一地位,这样就能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师生围绕课文以对话探讨这种方式,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只求合理,不求一致。这样,学生在积极愉快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从思想上改变观念和作风,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创造性地解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习的阅读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存在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乐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会;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感情。教学中,教师往往一上来就庖丁解牛式的进行逻辑推演,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简介,从内容分析到写作特色。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主题是什么,思想内容是什么,分段大意;还有这篇课文歌颂了什么,揭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而且一定要从每一篇课文中找出一定的积极意义。真正的文学作品却让老师讲的如此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学生怎么会对语文感兴趣呢?学生们为了能安全地挤过“高考”这跟独木桥,为了使家长满意,练就了一身说套话、说大话乃至说假话的本领,丧失的恰恰是他们自己的个性表达、情感表达、理想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使一篇作品激发出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呢?
首先,对于参考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参考书只是老师备课时用来参考的,而不是“唯一”或“标准”的答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标准答案不免失于偏颇。
其次,教师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把握、见解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使学生有一种参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以审美感受,读后让人觉得不一而足,这是文学作品带来的美感。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深入文学作品,体会文学之味,文字之美!例如,在《祝福》一开始就描写鲁镇将到新年的气象:“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小说中描写的这种“年终大典”的景况正是“谢年祝福”这一民俗的生动表现。如果老师能从民俗这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学生增加了阅历,另一方面老师也避免了过去那种僵化的教法,自然学生就会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渊博的知识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要敢于向传统挑战。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后,要不断强化其良性循环,始终如一地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作一桩大事来抓。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