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如何突出“新”

作者:赵志华




  有人戏称新课程是“新鞋子”,课改前的课堂是“旧路子”,还有人接着统计说,目前有超过70%的教师属于“穿新鞋子”“乱走路或走老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困惑甚至手足无措的客观现象。那么所谓的“新鞋子”与所谓的“旧路子”是否就是“硌脚”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新课堂的“新”体现在何处?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模式是否就没有值得肯定的价值?笔者就自己的教学谈点个人感受。
  
  (一)“新”在问题情境与数学本质的有机融合,突出建构性
  
  传统的课堂模式一般是从复习相关旧知识着手引入新课,从知识系统的高度引入新知识,比较强调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强调构建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强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理解数学,强调“知识是自然产生的,是合理的”理念。这里设计的关键在于科学、艺术地处理教材内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不是把感知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笔者在新授课“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引入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翻开今天的日历:
  
  注意到11月26日这一天所在行的数字是:25,26,27,28,29,30。我们知道,像这样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请问:①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②相邻两项之间的递推关系是什么?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是给出一个数列的两种重要方法。
  笔者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日历表复习铺垫,同时进行时间观念教育,凸现人文气息。通过复习,培育和预热“等差数列”概念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触发了学生的学习心向。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很多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的问题情境,每一堂课都设置了情境。但相当多的情境信息量多且繁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冲淡了主题,出现了情境“虚化”“泛化”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吃透“二次开发教材”的真正含义,随意舍弃教材所给的一些背景材料,另外寻找问题情境,而这些问题情境常常与该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并不吻合。如果这样教学,势必引起学生糊涂。所以,新课程的引入是在尊重知识的自然背景、重现新知识的自然源头的基础上引入,突出数学概念的抽象建构和学生对数学的逐步建构。
  
  (二)“新”在知识发生过程与学生思维过程有机融合,突出活动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指导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对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更深刻地钻研教材,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内容,而且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要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要备教法,巧妙组织学生活动,还要备学生的学法,要能适时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的求和公式的推导时,首先介绍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然后笔者提出问题:还有其它推导方法吗?让学生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的定义,联想和的结构形式、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等,积极探索。(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特征的理解,与等差数列求和进行类比概括,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探索1】从和的定义出发,把
   化为含有 的式子,则通过解方程可求出 。
  学生1:由
   。然后对公比分 两种情形得到求和公式。
  【探索2】按照等比数列的定义把前后两项写成比的形式,再用等比定理,会有什么结果?试一试。
  学生2: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 ,应用等比定理得 ,整理可以得出 。
  【探索3】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用的是“叠加法”,能否用此法求和?
  学生3: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
   以上各式相加可得 将 代入上式即得。
  【探索4】由分式的性质及其运算可知,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子,分式的值不变,能否由 变成分式构造出能叠加的式子?
  学生4:当 时, 从1取到n,得到n个等式,将其相加,合并即可求得
  ,当 。
  以上方法就是根据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及等比数列的特征联想得出的解法,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能力。另外,解法3、解法4所用到的叠加法是解决有关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但这更需要高明的教师激发、引导,提供支架,精心预设。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不需要教师。相反,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辅导作用更应突出。
  
  (三)“新”在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到实处,突出生成性
  
  不久前笔者听了一节公开课《不等式复习课》,现摘录如下。教师给出例题:
  [例1]已知a、b ,求证:
  学生们展开联想和类比:与均值不等式
   有联系吗?
  生1:我想证明它的等价不等式:
  ,但难以证明。
  生2:∵
  
  生3:我的证法是代“1”法和逆向使用基本不等式,具体为
  左边
  当且仅当a=b=0时取“=”号,但此时
  所以“=”号不能取
  师:非常好!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了前面的证法,一类是基本不等式等价变形的使用,一类是对“1”情有独钟,有化归与对应等数学思想,大家具备了探究的潜力。
  [例2]是否存在常数M>0,a+b=1,使得
   ,若存在,请求出M,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也请说明理由。
  师:该问与前面例1一样吗?M=3?
  生4:这里多了“=”号,故M<3,由生2解答知
   当且仅当a=b=0.5时取“=”。
  生5:由生3的证法得到启发,要使基本不等式的等号成立,只能使a=b=0.5,此时
   ,此时2a+1=2b+1=2,故有了如下证法:
  
  师:非常好!同学们有类比、演绎的辩证思维。下面我们试将例2的结论推广为一个一般化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每组派代表将你们的结论及证明书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跃跃欲试,最后,有四种答案出现在黑板上。
  生6:【结论1】若 ,
  则
  证明∵左边
   ,当且仅当 时取“=”号。
  生7:【结论2】若 ,
  则 。
  证明∵左边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同学们都予以肯定,深受启发。于是第三组的代表生8有以下结论:
  【结论3】若 ,
  则
  证法1 设 则左 边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轮到第四组同学生9上场,他首先对结论3的不等式的成立表示质疑,生9作补充说明:∵
   ,依此类推得。
  师:我来补充说明,生8用的结论正是著名的柯西不等式的特例。同学们欢欣鼓舞,居然离数学家这么近。
  生9:我也是在前面同学的论证中获得了灵感,下面是我的另一证法。
  证法2:左边=
  
  当 时取“= ”。
  师:太令人激动了,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可能结果还不仅这些,希望同学们回去继续考虑。
  该教师在师生共同解决完两个例题后,趁热打铁地提出新问题。教师不断设疑,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开始,从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开始,引导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问题与活动作为形式,情感与理性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良好的熏陶。新课程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所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否有发展,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课堂生成性,看学生的行为尤其是思维是否改善,是否产生了新的想法或者更新了原来的想法。“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口头禅。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产生的想法,不管价值高低,都是很可贵的,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的思路,也应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
  总之,所谓新课程的“新”,从源头上来讲,首先要有新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行动的修正器,新课改下的教师应真正从思想上树立符合课改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学科素养尤其是理性精神如质疑、批判、反思等优秀思维品质作为教学过程中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理念落实到实处,就是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所谓新课程的“新”,在教学过程中,在预设和生成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最自然、最朴素的想法出发,从问题最自然的思路出发,沟通、交流、引导,用教材去教学生,而不是希望学生的答案与教材完全一样,让学生回归教材。课前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精心预设;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促进学生精彩生成。
  
  参考文献:
  [1]魏永红.立足基础,重在能力[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8).
  [2]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6).
  [3]王晓军,张维忠.数学文化视角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