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高建娟




  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集信息并加工处理,使之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如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想方设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小孩子生性天真活泼,对许多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某一个固定的事物上来。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使他们对教学产生兴趣,进而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始便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比如在《聪明的韩愈》一文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上课伊始,教师拿着鲜花笑吟吟地走进教室,这一反常的行为引起学生的好奇,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毫无疑问地被老师吸引住了。他们个个睁大眼睛,不知道教师为什么会拿着鲜花来上课。教师因势利导,让他们想问的问,想说的说。他们有的开门见山:“老师,你为什么拿着鲜花来上课?”有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猜测老师拿着鲜花来教室的目的:“这束鲜花真漂亮,是不是要让我们学画画呀?”“这花真香!”教师顺着学生的积极思维,逐步引导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大家都闻到花的香味了。老师能用花香装满整个教室,你们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用一样东西装满整间屋子?我国古代有一个叫韩愈的小朋友,他非常聪明,咱们来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好吗?请大家看课文《聪明的韩愈》。”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也很自然地将话题导入到课文中。孩子们在这样积极、主动的思维空间里学习,教学效果无疑是很好的。
  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儿童对于从周围世界以及他自己发现的东西的强烈兴趣,是他渴望知识、追求知识真理的志向的源泉。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从低年级的时候便抓起,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之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富有儿童情趣,内容生动活泼,儿童喜闻乐见。文中不乏许多人物对话,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在把握住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呢?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力,让他们置身其中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揣摩说话时的语气。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在想像中体会。文中狐狸第一次说的话是在被老虎抓住之后情急之中想出的花招,用来骗老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想像当时的情景:狐狸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在这样的时候,他骗老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老虎说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情不自禁地进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当成了那只被抓的、急于逃命的狐狸,设想自己处于当时的情况下会怎么做、怎么说。在这样的情境与想像中,细细揣摩、反复练读,想像与语言同步进行,使有感情的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训练。
  
  (三)用“激将”的话鼓励学生主动竞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的是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这里教师的“导”并非刻意地去教学生每一句话如何去读,而是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帮助他们学会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才能有助于阅读,即“授之以渔”,让他们“会学”。与此同时,根据小学生上进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的特点,说一些类似于激将的话,诸如“谁敢说自己说的更好”“谁能比他读得好”“有没有更精彩的”“谁敢向他挑战”等,既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同时又营造出积极、平等、和谐、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他们的胆量,使他们敢于主动地表达自我,说自己想说的话。长此以往,教师就算不再激将,学生也会主动地要求与之比一比,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留给学生广阔的实践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有感情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实践,让他们来演一演“课本剧”。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在交流与实践中会自然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时,教师要注意在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跳出课本的框架,拓展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想像在当时的情况下文中人物还会怎样说,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用语言的形式外现出来。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小故事会”。学生个个都爱听故事,个个都有表现欲和竞争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他们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或复述课文,或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这些形式学生十分喜欢,准备的过程自然是主动积极、全心投入的。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帮助他们成长,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重视他们的每一点发现,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愉快、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