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素质教育的现实冲突及原因探讨

作者:康晓晴




  素质教育是开发潜能、提高身心及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发展性教育。20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和推行这种重视文化、道德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一)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曾进行过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即文理论战,以丁文汇等人为代表的科学派认为只有科学能够救中国,发展科学是中国的当务之急,科学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以张君励、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保守派”坚持认为科学只是手段,只能解决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玄学问题,即不能解决人生的幸福问题,不能解决人生意义的哲学问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制度恢复,高校理科招生比例加大,理科毕业生易分配,数理化成为学校举足轻重的学科,且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政史地音体美虽开设了,都常因种种原因而停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忽视政史地及音体美教育的现象仍改观不大。然而人文学科的价值却是不言而喻的。人文教育体现的是目的价值,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如果不能给予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不能把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那么素质教育就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为它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2.班型过大,难以因材施教。目前许多学校因规模小,教员不足的限制或出于减少开支的考虑,六七十人一个班的情况比比皆是。素质教育呼吁小班教育,精致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班级中学生越多,可能给予独立发表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就越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率自然会降低,自主活动的范围机会就大大缩小。班型过大,人数多,教师无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就难以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不仅给活动课的指导带来困难,也给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带来很大麻烦。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班级人员过多,教师不具备“威严”是难以维持良好秩序的,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活动课、研究性课根本就无法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难见成效。
  3.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狭小。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束缚下,教学仍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应用,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尤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仍局限于学校、教室,很少有野外活动。单调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的思维表象贫乏,思维空间狭小,这无疑摧残了学生想象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地方上尤其是落后的乡村山区,教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低下,教师的基本素质得不到保证,就连学校教师的数量也得不到保证,高中毕业生教高中或一位教师兼任数个学科教学的现象并不少见。资料显示全国目前仅高级中学教师缺口就达120万,教师整日里忙于上课、批阅作业、备课及学生的管理,无暇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身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而社会竞争的强烈又使得一些学校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都成了十分棘手的问题。学校、教师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作为学校要配备齐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谈何容易?
  
  (二)制约素质教育普及和推广的主要因素
  
  1.教育的不平等又是社会的不平等造成的。长期以来,中国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都市人的利益,不仅表现在粮油供应政策、就业、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方面,教育资源的配置亦是如此。一些地区和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十分缺乏,造成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教育严重失衡的现状。
  2.在社会结构中,经济、权利和声望上的差异,也使人们在社会分层体系的地位出现不平等。正如社会的不平等一样,教育的不平等也表现为不同的人、人群及社会团体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权利、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而在教育体系结构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在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由于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和教育的不平等,导致教育政策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和从教育政策中获得利益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政策主体参与政策过程的程度比较大,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也比较大;有的政策主体往往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参与,自身利益难以获得满足,这样教育中的强势主体往往比弱势主体获得更多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资源,进而更有利他们优化教育活动。相反弱势主体局限于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经费的匮乏,往往不能规范其教育活动与行为。
  3.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单一,缺乏长远眼光。目前评估考察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目的仍然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如果学校升学率高,则学校的生员既多又广,反之则学校的生员、教师的待遇和评定职称都成了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它不像一般经济投资那样可以立见实效。但是我们的社会、家长从不考察教学过程,只关注、重视结果,看问题片面,急功近利。看重的是学校的中考,高考成绩,过问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的品格行为是否端正,身心素质是否优良,却很少关心。 所以说,如果教育评估不能从单纯的选拔性、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全面的、发展的、形成性的评价,如果学校、教师、家庭和学生不能从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素质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教育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4.自呼吁教育改革以来,非议学校和教师“不得当”作法的文章、言论颇多,指导和要求学校教师如何做的方式方法也不少。而对于学校和教师有没有能力改观教学,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生存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等方面的问题却讨论的很少,尤其涉及学校办校经费这个实质性问题时更是难见多少经验与对策。
  
  (三)提高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要解决上述问题,无疑要对症下药。笔者认为,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二要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三要平衡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即政府加大对地方、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经费投入;四要用奖惩机制刺激社会办校,比如对企业、财团、富商等投资办校或大力支援教育的,减免其税收,并帮助扩大社会效应。中国有财力的集体与个人大有人在,政府在投资教育方面可以考虑给予相关规定。何况投资教育,支援教育,本来就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经费有了保障,实行良性竞争机制,那么办学质量,师资队伍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有了这些前提条件,素质教育在全社会顺理成章地运行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