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作者:边桂欣




  新课程下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要求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是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此浅谈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具体作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双纲”(即《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考试大纲》),认真钻研课本,把课本中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告诉学生,使其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笔者在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学中通过对课本的大字与小字、文字与图表的联系贯通,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引伸和拓展,充分利用课本中智能因素,对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大有好处。
  然而,许多学生不重视或不知道应怎样重视课本。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一些学生自认为对课本内容已经熟悉了,于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看社会上搞来的一些复习资料上。针对这种情况,除对学生进行反复说明外,还利用课本上的有关内容,编制成一些问题,以此督促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中法国和美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态度,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两则材料反映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德意的侵略扩张持何态度? 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的原因,你对英法美等国的政策有什么看法?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供的有关材料,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加深对课本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在二战前后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及美国是如何一步步放弃中立政策参加世界大战,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讲完一个章节内容,学生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交给全班讨论,教师只在一旁作点拨、引导、启迪工作。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答复或提示,必要时则给予个别辅导。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印象是很深的,记忆也牢,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4.要求学生作学习总结。
  每讲完一章、一单元及一本书之后,笔者总是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小结。写小结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与复习已学内容的过程。学生们很可能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理解的问题,以便弥补缺陷,并把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加以系统化,从而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为此目的,教师要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带有总结性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如“苏联和东欧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确立的?东欧各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针对该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哪些改革?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另外在课堂上每讲一道典型例题或习题,或评讲试题时,也可让学生进行小结,其内容可包括:解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角度解题思路的方法;题目的改编、联想、引伸、拓宽等 。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相应提高。每次测试之后,还要求学生对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或重做,并且一定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认真讲评,然后让学生制定今后复习的计划。
  5.让学生讨论似是而非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答题过程中,常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或有争议的问题。对此,通过课堂讨论、查漏补缺,就能 澄清概念、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这一问题,就要组织学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对此,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认真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进行自 由讨论,各抒己见,然后由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解答,这样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6.让学生分析错误。
  学生在认识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剖析错误、纠正错误。实践告诉我们,剖析错例往往比正面讲解印象更深。所以,对于错误,特别是大部分学生易犯的典型错误,一定要认真剖析,让学生不仅要知其错,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错。
  总之,正确树立“学生主体观”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在备课中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就能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