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作者:尹凤兰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不断创新,努力追求和谐之美,引领学生体验自然之美;语文教学应倡导快乐读书,努力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能力。
  [关键词]和谐之美 审美情趣 新颖独创 快乐读书
  
  语文教学需要改革创新,需要与时俱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说教的场所,它理应成为一座充满活力、散发魅力的殿堂。
  
  (一)语文教学引领学生体验和谐之美、自然之美
  
  和谐是美的最基本属性,它能使人在柔和宁静的心境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使教师与学生,内容与教法等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美的氛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和谐之美的氛围,可以使师生双方同处在精神高度亢奋的状态之中,也可以把两者导入智慧的交流中,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笔者曾听过于永正老师上的一堂作文指导课《三毛》:一开始,于老师就在黑板上画出了三毛放学回家后同妈妈发生的一连串有趣的事,这些简笔画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师生共同参与表演,有趣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最后学生动口说作文,动手写作文,教师评作文……一堂枯燥的作文课于老师上得妙趣横生。课堂上,于老师或注目,或微笑,或摸着学生的头……整堂课是那样和谐自然。这堂课,师生通过教学内容这个艺术媒介,奏出了高度融洽协调的旋律,形成了和谐美的氛围,师生共同进入了令人神往的教学艺术境地。
  语文课堂应返璞归真,提倡自然真实,摒弃花架子、表演式的教学。因为长久以来,有不少的语文课特别是些比赛课、公开课,常常是经过反复操练后才上场的,甚至有的课连哪个学生回答什么问题都做了安排,表面上看这些课例质量很高,其实不真实的课很难看出教师的真正水平,很难评价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语文教学还应引领学生体验生活之美、大自然之美。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表达过人应该懂得珍惜自然所赋予的美感,他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犹如知识的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走向生活、观察生活。大自然对学生来说是一本神奇的教科书。在学生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神秘莫测的世界。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萌发热爱、关心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情感,并逐渐产生一种保护自然的责任感。课改后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很多描写大自然,描写祖国山河的优秀作品,这本身就是大自然美的艺术结晶。比如《九寨沟》、《鸟的天堂》、《黄山奇松》等,这些作品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山河的美好画卷,欣赏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了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积累。教学这类作品,教师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时间去讲解分析,只要让学生美美地去读,用心地去领会,如能配上形象生动的画面(录像、课件、挂图),效果会更好。这样的教学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一定能激发学生去体验、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二)语文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应发挥语文教材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圆明园的毁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丰碑》……这些作品表现出很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读书,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应搜集一些有关时代背景及与之相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为什么在咱们国家修铁路还要外国人同意”感到困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关于20世纪初叶中国由于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宰割的图片和文献资料,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学生对“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更加钦佩。
  教材中还选用了不少外国优秀作品,如《高尔基给儿子的一封信》《小抄写员》《柯琳的圣诞蜡烛》等,这些作品饱含着积极、进步、健康、高尚的情操,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可以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美的境界,创造美的未来。
  语文教材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要抓住作品的重点词句,通过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句含义,把握词句的感情色彩,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熏陶。值得说明的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近些年来,很多孩子沉浸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单靠枯燥单调的说教或者压制是很难把孩子们从网络中拉回来的。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取向,从教材及学生实际入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语文教学应提倡新颖独创
  
  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新颖独创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新颖独创的教学方式有别于那种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漫无边际的随意性教学方式,是依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课始让学生大喊三声:“我能成功”,在学习课文结尾时让学生变换各种语调朗读课文……这些新颖独创的手法,可以强烈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造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他们兴致高昂的去追踪老师创设的艺术境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此激发创造的热情。曾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赵州桥》一课,她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有意在范读课文时漏读、错读某些关键性词语,如漏读“只”、“在当时”这些对范围、时间限制的词语;将突出说明赵州桥特征的短语“没有陡坡”错读为“没有坡度”。这别具匠心之举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围绕“能不能不要这些字、词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在讨论中,学生认识了赵州桥,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突破以语文教材作为惟一课程资源的束缚,有意识地将教材作为切入点,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批判地吸收新的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如借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组织学生开展收听速记、要闻口播、调查访问等活动;就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等;通过“读、思、疑、问”,对课文进行开放性的学习和探究,如改写故事结尾、变换课文体裁、增删课文内容、改换文章的人称等,对课文进行圈重点、点精句、写评语、注疑难,进行课本剧表演、演讲……这些别出心裁的教学技巧必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师一定要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彰显自己独特的、新颖的教学个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