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文本情境的有效利用

作者:郑 静




  [摘 要]数学教材中的情景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还能让学生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分层次去学习和感受知识,经历“发现─验证─拓展”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挖掘 引导 协助 鼓励
  
  小学数学教材里面那一幅幅渗透着数学内涵的情境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而且能让学生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情境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呢?下面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找规律》一课作粗浅的论述。
  数学来自生活,数学情境图也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从《找规律》一课中的情境图可以看出比较明确的意图,就是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活动的方式和操作的线索,让他们以这样的活动线索进行活动与操作,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标准》指出第二学段探索规律的要求: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但未必会在日常生活中去关注这种生活现象所隐含的规律。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对十分丰富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应用规律。
  
  (一)引导学生在“寻找”中发现
  
  教材中设置了 “兔子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并不困难,但要初步发现规律却可能有些困难。如果只是让孩子简单作答,将大大降低问题背后的数学思维含金量。因此,在学生从整体了解场景内容的前提下,将手帕夹子图剥离出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出图中两把夹子夹着一条手帕,并填写完成下面的表格:
  
  然后设置两个问题:请你仔细观察,手帕的条数和夹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用一个数量关系来说一说?
  学生必定能发现:
  手帕的条数 = 夹子的个数-1,夹子的个数 = 手帕的条数+1。
  接着老师追问:请你想一想为什么夹子的个数总比手帕的条数多一?学生大致可以描述出是由于中间夹子公用的原因,但还不能系统有序地回答。老师应加以梳理,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除了第一条手帕用了两个夹子外,其余的每条手帕都和前一条手帕共用一个夹子,相当于后面的手帕都只用了一把夹子,这就是夹子和手帕的秘密。此时,老师顺水推舟做出引导,间隔排列中像夹子这样在两端出现的物体可以称为两端物体,夹在中间的手帕可以称为中间物体。
  最后再提出问题:请你用一个数量关系描述一下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关系。
  通过对这个情境图的利用,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重点“找”,初步发现并建构了“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 ”这个规律。反之,如果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失去了找规律的教学价值。
  
  (二)协助学生在“运用”中验证
  
  1. 第一次运用:
  在这个情境中,老师要逐渐放开拽住学生的手,大胆呈现教学要求,让孩子独立完成以下题目,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应用刚才找到的规律。
  (1)图中( )夹着( )。
  (3)( )=( )○( )。
  (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比对,验证了“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规律。
  2.第二次运用:
  情境图的利用与开发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等因素。在不违背教材编写基本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的实际和要求,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相应的方法灵活进行,对第二幅图稍作修改,更能提高应用效率。老师针对这幅图依然要求学生完成和刚才一样的习题:
  (1)图中( )夹着( )。
  (3)( )=( )○( )。
  (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兔子和蘑菇仍然可以解释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间隔排列规律。
  3.第三次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因果关系正好在那些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由于图中兔子和蘑菇排列的微微变化,引起了兔子的只数和蘑菇的个数关系的变化,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疑问。老师不能在学生得出基本结论后就止步不前,而是要帮助他们一起找出两幅间隔排列图的共同要素。总结出要想研究间隔排列的规律,观察出谁夹着谁,判断出谁是中间物体,谁是两端物体,这是至关重要的。三次运用之后,间隔排列的规律模型在学生心中进一步得以建构。
  
  (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拓展
  
  学生学习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但不应是唯一的目的,还要学会用数学的视角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中各式各样的事物,学会通过数学思考去把握千变万化的现象。
  1.活动一: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观察栅栏和篱笆的排列,对篱笆个数和木桩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做出到位的表达:树桩夹着篱笆,树桩个数=篱笆个数+1。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情的发展,老师继续把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为课堂教学服务。对篱笆栅栏图作个修改,在木桩后面再安一个篱笆。
  提出思考:请观察篱笆个数和栅栏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变化?为什么“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在这里不适用了?
  借助这个情境变化,学生恍然大悟,只有在起始和终点两端物体一样的间隔排列中才有“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这个规律。
  2.活动二:想一想:怎么修正树桩和篱笆的排列,使得两者的排列规律仍然是“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努力地使自己的思考和设想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联系到一起,经过教师不露痕迹的启发诱导,师生共同向一个方向思考,达到某种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主导一方传授给主体一方,让学生学会学习,又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有必要为孩子设置第二层次的活动。从对学生的课堂观察记录来看,他们动手操作、讨论交流,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去发现、去探究,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
  (1)在右边篱笆边上立一根木桩。
  (2)在左边木桩旁也添一个篱笆。
  可以看出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经过分层次应用,学生们寻找规律、验证规律、拓展规律,有效地建构数学模型。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育者永远的主题,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有效地使用文本情境,是达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情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获得有效地发展;运用不当,则会淡化数学课堂的数学本质属性,影响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要用智慧的眼光为学生的学习挖掘、创造、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沈重予.苏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材分析[EB/OL].http://www.rdedu.net/rudongxiao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9,2006-08-18.
  [2]朱皓华.浅谈情境图在教学中的应用[EB/OL].http://www.mgsyxx.com/wangye/zhh/ReadNews.asp?NewsID=373,2008-07-1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