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课堂重构之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进行教学

作者:马 燕




  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对学生的“经验解读”进行提炼、完善、数学化,使之成为系统的数学知识。下面笔者就几个案例谈谈怎样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进行教学。
  
  (一)提炼
  
  [案例1]《认识平均分》教学。
  (教学过程中,老师联系故事情境教学“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
  师:(讲述故事)老猴子要把6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样分?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1:可以一只小猴子分1个,另一只小猴子分5个。
  生2:可以一只小猴分2个,另一只小猴分4个。
  生3:可以一只小猴分3个,另一只小猴也分3个。
  师:这么多分法,你们喜欢哪种分法?
  生4:我喜欢生3的分法。
  生1:如果我是老猴,我也会选择生3的分法。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生3的分法呢?
  生1:每人分3个,都一样多,小猴子们不会吵架!
  师:这种小猴子不会吵架的分法,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平均分。
  师(为了丰富平均分的数学事实):你能说说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用平均分吗?
  生5:妈妈一共有10块糖,哥哥分5块,我分5块,这就是平均分。
  生6:妈妈买了4本练习本,给了我2本,给了妹妹2本,这也是平均分。
  生7:小文买了9张卡,自己留了3张,给了我3张,还给了小武3张,这也是平均分。
  教学中教师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平均分的生活经验,适时对这种“分了不会吵架,大家都一样多”的分法进行提炼,让学生悟出这种公平的分法就是数学中的“平均分”。在学生的头脑中“平均分”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一个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有血有肉、内容丰富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是活泼可爱的,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比较
  
  [案例2]《认识11-20的数》教学。
  师:学具盒里有多少根小棒,你能数一数吗?
  学生数,交流:一共是12根小棒。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让人一下子就看出来是12根。
  学生独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摆法后。
  全班交流:
  生1:我是两个两个地摆的。(边摆边数)2、4、6、8、10、12,一看就知道有12根小棒。
  (教师在黑板上贴图)
  生2:我是3根3根地摆的。(边摆边数)3、6、9、12,一看也知道是12根小棒。
  (教师在黑板上贴图)
  生3:我是4根4根地摆的。(边摆边数)4、8、12。
  (教师在黑板上贴图)
  生4:我是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然后再摆2根,10根和2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2根。
  (教师在黑板上贴图)
  生5:我是这样摆的:每5根放在一起,放两堆,还有2根。数一数就是5、10、12,也能看出来是12根小棒。
  师:这么多方法中,你更喜欢哪种摆法呢?
  生3:我会4个4个地数,4、8、12、16……4根4根地摆,我能很快数出来是多少根,我喜欢自己的方法。
  生6:我觉得生4的方法好,10根小棒扎成一捆,旁边有2根,合起来一看就知道是12根。
  生7:我认为也是这样,用这种方法摆13根、19根比较方便,但是用其它的方法摆就不怎么方便了。
  师:你都试过啦?我们也试试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3根小棒。摆好了后,可再试着用其它方法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交流刚才的收获。
  生2:我用两种方法摆的,一种是刚才3根3根地放在一起,3、6、9、12,还多了1根,放在一边,一共是13根。我还试了生4 的方法,10根扎一捆,旁边再摆3根,只要放两堆小棒,一看就知道是13根,真简单!
  生8:刚才我按照学生5的方法摆的,摆了两堆5根,旁边还有3根,数一数就是5、10,然后再数3根,一共是13根。我把两堆5根小棒合到了一起,就变成了10根,更加容易看出来是13根,这样摆只要摆两堆小棒,生4的方法很方便。
  生9:我摆了13后,还摆了15、17、19都发现把10根扎成一捆,旁边有几根就是十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是多少。
  交流中,学生认真倾听、理解别人的思路,反思自己的摆法。在学生对各种方法有了初步的优劣之分后,老师紧抓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与刚才不同的情境,进行“二次操作”,在操作中比较多种方法,进行“二次交流”。通过自我操作、反思、比较、分析、鉴别,学生认识到自己摆法的不足,感受到别人摆法的优点,心甘情愿地去借鉴别人的摆法,归结出摆十几的数学方法:把十根扎成一捆。在不断比较、实践中,让原有的经验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到了标准化、数学化的提升,思维的条理性、独创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追问
  
  [案例3]开放题( )×7=( )的教学
  师:出示( )×7=(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看谁写得多。
  (学生写好后,组织全班交流。)
  生1:2×7=14 4×7=28 6×7=42 1×7=7
  师:还有其它算式吗?
  生2: 3×7=21 5×7=35 7×7=49
  师:你怎么找到的?
  生2:我是按顺序想的:1×7=7、2×7=14、3×7=21……7×7=49。
  师:你们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整理出来吗?
  生3:1×7=7……7×7=49
  (老师板书算式,按顺序写。本以为到这儿应该结束了,但是教师又追问。)
  师:还有其它的吗?
  生4:8×7=56 9×7=63
  师:还能找到其它吗?
  (或许有些学生没有学过8和9的乘法口诀,但是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积累了初步的感性经验,知道了如何创造出新的算式。)
  生5:10×7=70
  生6:11×7=77生7:12×7=84
  (老师板书算式,在说到一定数量后。)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写出这么多算式,有什么经验吗?
  生8:我们看到前面的乘数增了1,积就增加了7。9×7=63,前面的9增加1是10,则后面的积就要增加7,是63+7=70,就是10×7=70。
  学生从原初的根据已经学过的“7的乘法口诀”写出了7道一个数乘7的乘法算式,再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写出7乘8和9的乘法算式,写出10乘7的乘法算式……那种片面的、零碎的经验,通过老师的追问,在反思和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算式进行表面的撞击、思想的融合,思维逐步条理化、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原有的经验得到了数学的提升。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世界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化,让学生经历从自己的数学现实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把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