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享受心中的语文

作者:林 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操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引领学生用情感和生命去诠释语文的内涵,从而真正地享受心中的语文。
  
  (一)心中的语文是对话的语文
  
  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沟通。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双方精神、情感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
  1.对话的语文,就是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的语文。对话的语文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力量所在,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表示出对学生某一方面才能的赏识,如“你读书总有独到的见解,真了不起”,“你很会动脑筋”等。教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与热情,从而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追求、探索。
  2.对话的语文,就是强调互动交融的语文。特级教师袁熔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思维、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树立对话语文的意识,关键在于教师。他须率先感悟文本,确实从中获得感动,从而带领大家分享;他要有一颗智慧的心灵,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感动着学生们的感动,从而让学生们感动着他的感动;他是如此的坦诚,透明,乐于分享,又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会和学生辩论,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现火花,生成新的思想;他会倾听,让说者的声音撞击自己的心灵,无忌的童言让他的情感产生共鸣……是的,只有生命才能影响生命,只有心灵才能塑造心灵。
  3.对话的语文,就是鼓励超越和创新的语文。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意味着认同之后的超越,意味着尊重之后的创新。请看杭州教坛新秀计建华老师的“你说我说《西游记》”的课堂实录:
  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
  师:看来人忠厚老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生:老师,我喜欢他是因为他是个人,不是猴子,也不是猪。
  师:好,你真有眼光,还能分出猪和人。(笑声)
  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从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重新发现。融入了学生情感、智慧、悟性、灵性的重新发现,既是对课程的,更是对自己的。学生的生命潜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激活和喷发。
  
  (二)心中的语文是生活的语文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1.生活的语文,就是自觉地把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打破课内外、学科间的严格界限,把语文学习视为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环境,开放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既学习知识又培养能力,既培养兴趣又陶冶情操,构筑起一座现代语文教学的立交桥。
  2.生活的语文,就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生成语文实践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小学语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课文为主,结合课文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自然,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参观现代建筑,调查社区环境,搜集民间故事,了解地方特产,观看电视新闻,采访新人新事,让学生自由地练说练写。还可以利用晨会、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述体会和看法,展开讨论和辩论。
  
  (三)心中的语文是人性的语文
  
  语文的工具性是浸润着浓浓人文的工具性,是负载着厚重文化的工具性,是流淌着美好人性的工具性。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
  1.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记载着人的灵感、激情和思想,具有人的“灵”性。小学语文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从课程广度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用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让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在语文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2.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的人性。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就是要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人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完善自己。这是一个人的自觉、自主、自由的理念,具有这种理念的人,才有自我保护、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言行。第二,善待他人。对别人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能理解人、宽容人、帮助人。第三,关心人类。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发展趋势,为人类的和平和幸福而努力。
  3.人性的语文,就是要用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语文教师,是真的卫士、善的使者、美的化身。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心中的语文将不断地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