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作者:符顺扬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课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作为新世纪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本文拟对此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一)对“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的认识
  
  1.“整合”的基本目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这种“整合”的目的:一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具体任务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二是创设教学中所需要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整合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成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和设计过程,而是一个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的过程,又是一个主体性互动、多方合作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整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需要,“整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材的需要,在“整合”中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内容、动作示范,设置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将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合”的基本要求。整合是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需要,有意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联系的综合设计。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强调:
  (1)“知识学习与探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了解新课改教材的意图,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知识的结构,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的发展过程开展探索教学,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知识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状态,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认识。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这一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特点,创设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想”;变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备其力,自致其知。”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时,要实现教师挖掘教学的新手段、学生发现学习的新方法及二者互动方式教学的变革,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设计出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在教师引导下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整合中,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设计“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只有这样创造性地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才能将知识划分成若干模块,巧设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更多知识,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确定教学目标
  
  收集比较典型的素材,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更为重要的一环。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必须遵循教学目标为指导的原则。不但要求学生认知课程不同的知识结构,掌握挖掘知识隐含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并在教师帮助下对“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判断和应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其选用和展示的知识内容自然应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学生自身特点和认识水平相适应,与新课改教材相适应。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活跃、最愉悦、最现实的表现,它的表现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广东版上册)中《悦纳自己》第一课时“给自己画个像”的教学目标:自我评价、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通过“给自己画个像”活动,科学地分析自我以及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功能,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1.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用全新的目光审视自我,围绕“我是谁”的20种不同回答,给自己绘制全新的画像。依次展示:①我是一个矮矮胖胖的人……②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③我是一个在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人……
  (1)教学活动:①我相貌普通,但我深信“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②本人现年12周岁,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酷爱英语,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数学很糟糕,我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2)教学评价:学生互动,学会用全面的、发现的眼光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
  (3)课后练习:多媒体展示“蛋糕”图(略)。让学生将“自我画像”的20项“我是谁”中属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答案,分别填写在“蛋糕”图中比一比。
  2.通过对“自我画像”的整理,学生对知识循序渐进,全面加深理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以上教学步骤,在教学目标引导下,使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全面感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是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的统一体。在整合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促进学生了解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完成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催化剂作用。现代社会正处在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在研究性课题选择时,要结合信息技术提供信息,还要整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选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研究,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自主性探究;再次,构建信息技术整合平台,使思想品德课设计探究的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朝着服务式和开放式方向发展。因此,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一定背景下主动观察,提出问题,设计自己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平台进行探索。这对学生开拓知识面,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升华作用。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建立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既要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后的复习,巩固提高,迁移运用;既要包括课堂的整体模式,也包括个人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对学法通过选择而作出优化组合,有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升华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探索问题与合作学习,而且能以趣激思,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开发出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以较高的效率全面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不断进步。因此,在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导和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