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者:杨连友 孙艳茹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纪,面向未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深感责任重大。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什么样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怎样做才能既满足学生升学的期望,又能使他们得到全身心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树立现代的素质教育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受到较多的重视,而学习者多方面的能力和世界观的培养则往往被摆在次要的位置;智力水平和掌握知识的多寡常常被作为衡量学习和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人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因此,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满足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即智力、人生观、情感、态度和体能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些未来学家和教育家所指出的,为了使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教育必须以加强个人适应能力为第一目标。“明日的学校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是学习知识过程的质的改变。这不仅改变了学生在学习的被动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了新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它不仅是一个是知识型社会,更成为知识发展型社会。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掌握的知识很难跟上社会知识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改变观念,对知识重新进行筛选,以便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课程必须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最佳方式及策略,使学生能够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
  
  (三) 完善课程类型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心理素质,更是不容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与时代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长期以来心理教育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没有教材,无法操作和检测,没有保证措施。教师视之为可有可无,大家口喊心理教育重要,实际上却被削弱和取消。只有以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为主线,使其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才能走出一条加强心理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根本出路
  2.创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分化与综合是贯穿课程发展历史过程的一对基本矛盾。综合课程是指把学生在校内的学科知识学习同校外社会生活及其需要与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国家把公民、历史、地理综合成社会课,把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成理科或自然课,这是课程综合化的起源。现代综合课程应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保证,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四)课程传递现代化
  
  课程传递现代化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一种是人文化。当前,在论及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实施的现代化问题时,人们很自然的想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力推广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电教手段,提高课程传递的效益,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并不等于课程传递的现代化,既然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定位在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那么课程传递的现代化就不应局限在物质条件现代化上,而应当是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如果有所偏重的话,应当更重在人文化。课程传递过程中,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这才是现代化内在的、根本的要求。否则,至多是“机械化”或“电教化”
  
  (五)课程评价科学化
  
  课程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所实施的课程规划及各类教材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涉及的根本问题是课程价值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便是教育观念,因而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关键就是用素质教育课程观来指导评价。
  评价对象应当是课程评价的全过程,既包括学生学业,又包括教师的组织实施和课程管理与决策的成效。评价目标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这是因为现代化内在的要求更加关心人的价值、情感、意志,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拓。课程知识中大量的人文资源——那些具有丰富意义、教育价值、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但却不能用“可操作的”定义去界定的、非量化的知识,应当成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目标。评价的取向上要摒弃片面的课程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从近年的课程评价改革来看,在评价上都重视将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评价课程,以便真实地了解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定量的方法与定性的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在同一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因此,综合开发和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课程管理规范化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要求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求课程、教材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分级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实现课程、教材从同一模式走向多样化。在课程管理方面,教育部为了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将国家管理课程与地方管理课程相结合,实施课程分级管理。全国统一的课程主要是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基础学科的课程,包括其中的必修课程和基本的选修课程,同时也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实用性课程。全国统一的课程,总的来说在中小学的课程中占主要地位,但必须要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留出一定的位置。而且,全国统一的课程也不能统的过死,要给地方和学校留有一定的灵活选择的余地;地方课程主要是与地方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也可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学校要根据全国统一的规定、地方的规定和本校的情况、条件,选择好适当的课程制度,灵活地和有选择地安排好全国统一的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可以开设一些本校特有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