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陈邦之




  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改革中,学校的德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纵观整个课程的教学,笔者谈谈对当下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营造了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等形式上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等都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和把握,而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性的教学。从人的认知上来说,只有学生从感官上有所触动,才能更深层地体会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领会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情感目标,一般课程是将情感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摆脱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老路,使学生从心底深处认识到为人处世,即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新课改更重视人性,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遵循了一个规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视觉听觉的刺激对教学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指导其行为也更有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在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郭初阳认为学习是用头脑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头脑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幅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借用米尔斯所著《社会学想象》中的观点即是: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我们的目的就是应该让学生透过它认识世界,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的确如此,德育课程改了又改,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成为个性成熟的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素质良好的孩子,让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社会中。课程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一直以来,德育都是最难达到的目标。课改以后,相对来说教师的可施展的余地更大一些,但要求也更高了。因为那已经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更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本身就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心,有自己的讲课风格,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身为教师都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总是将已熟知的东西不断重复,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形成定势就很难有所创新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生活中的新知和课本结合。如果没有很好的道德素质或是生活认识,那么对待德育教学将会很茫然,可能疲于应付。空洞的课堂内容,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如同嚼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很多方面,如课堂的提问技巧、课堂内容的丰富活跃、课堂引导的方向、课堂能够达到的效果、以及课堂上讨论的一些社会中的问题等。在活跃了课堂、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教师的备课量也加大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课外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反思。教师必须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看待新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要求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有一颗不泯之心,即使外界再复杂,自我也必须保持客观和理智,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育人的本心,好的带头作用相当重要。
  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让学生做知性的人。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设问,用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开始思考和关注身边的事,让他们更多的参与,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反思生活中的问题。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让他们学会提问题,思考问题,并用学来的知识自己解答。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孩子参与、教会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或生活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考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要让学生的知情意都能有所提高,必须让他们参与进来。但要真正做到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了解当前的社会潮流趋向,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要兼顾到学生和家长还有社会的需要。同时注重和实际的联系,将每一种德行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作出对比,分辨好坏善恶和荣辱,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从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懂得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品质。常说的“五爱”、“五讲四美”、“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空的,是真实存在的,能够对我们的生活起引导作用的。既然不是空谈,那么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去实践,明白参与的重要性。就求知的欲望与能力而言,小学生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求知人群,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新课改的学习者,是平等的。既然如此,在课堂上可以就让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以任何他们觉得适当的方式,进行启发思考。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介绍给学生,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只为激发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现在教育略有改观,但是“沙漠化”依然严重。 “树木”有赖于良好的浇灌,“树人”有赖于良好的教法。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学生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发挥我们应有的力量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