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地理教学活动与数学

作者:罗剑锋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高中地理课改的一个亮点,湘教版教材必修I所涉及的探究活动与思考达七十处之多,这些活动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应用于实践”这样一条线索。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以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但教学任务重,课时数少,每个探究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在教学中,笔者感悟到用数学的方法归纳出一般规律,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达到目的的好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运用中学数学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数学原则,分析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如地方时、区时与经度的换算;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气温垂直递减的推算,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的推算等等。举例如下:
  (一)简单的数学计算
  例如,教材P6宇宙半径的计算,P12每小时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计算,P16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等等。通过对宇宙半径计算,达到了解宇宙宽广的目的;通过对太阳辐射能量的计算,使学生在心中形成印象,知道太阳辐射能量的巨大。
  (二)三角函数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例1]P17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归纳出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在线速度方面涉及到数学知识,教师处理教材时可设赤道半径为R,C的纬度为,引导学生构建直角三角形,再求C点线速度。
  
  从图知,赤道处线速度: ,连结OC并过
  
  C点作OB的垂线。
  设C所在纬线圈半径为 ,则C的线速度
  
  而 ,直角三角形中,则 。
  从而得出C直线速度,而纬度的余弦值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从而得出线速度分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极点的纬度为90°,因而线速度为0。
  [例2](两楼间的楼距计算)北纬2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引导合理,学生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会顺理成章达到探究的目的。
  (三)运用平面几何知识推知地理结论
  如教材P24的活动,活动要求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
  已知太阳直射纬度为 ,B的纬度为 ,H为B点的正午高度,L1、L2为太阳光线。
  解法:把B所在地平线延长交L2于A点,
  知:
  在直角三角形中
  同理,从教材第二幅图中,可推,从而归纳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
  (四)用直线方程解决城市的功能分区问题
  例如,必修IIP31探究活动,可根据地价决定城市功能分区(即各功能区距城市远近)。在解决这个探究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距市中心远近的地租情况,从而连出数据,构建直线方程,通过解两组直线方程,计算出各功能区距市中心的远近,从而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五)在解决交通流量问题时,通常用到不等式及数学中的极值等。
  [例3]某城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需要进行路网改造。已知原有路标a个标段(注:1个标段是指一定长度的机动车道),拟增建x个标段的新路和n个道路交叉口,n与x满足关系n=ax+b,其中b为常数。设新建1个标段道路的平均造价为k 万元,新建1个道路交叉口的平均造价是一个标段道路造价的β倍(β≥ 1)。β越大,路网越通畅。设路网的堵塞率为,它与β的关系式为 = 。①写出新建道路交叉
  
  口总造价y与x的关系式。②若要求路网的堵塞率介于5%与10%之间,而且新增道路标段数与原有道路标段数的20%,求新建道路的总造价与新建道路交叉口的总造价之比P的取值范围。③当b=5时,在②的假设条件下,要求造价比P=可行吗?为什么?
  
  解析:(1)由题意得:新建道路交叉口的总造价为y=kβn=kβ(ax+b).
  (2)因新建道路总造价为kx万元,所以P=
  
  ,
  由0.05≤≤0.1,得4≤β≤9,
  
  所以P的取值范围为;
  
  (3)因为:b=5,所以P≤= ≤ <
  
  ,因此,P= 是不可行的。
  (六)直线方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读“地租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表”,回答下题。
  
  则住宅区距市中心的范围为。
  解析:根据题意,设地租为y,距市中心的距离为x,则可设出商业地租随市中心距离远近的直线方程为y1=;
  住宅地租随市中心距离远近的直线方程为:y2=
   ;
  工业地租随市中心距离远近的直线方程为:y3=
   。
  则该方程当y1= y2时,求出焦点x1;
  该方程当y2=y3时,求出焦点x2。
  则x1~x2的距离为住宅区距市中心的范围。
  (七)地理教学中各类统计图的计算及画法
  如必修教材ⅡP9探究活动2。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了地理与数学结合相当紧密,且近年来在高考题中常有体现,尤其表现在太阳周日运动情况及影子问题、地方时计算等等。如07年全国文综卷第6~8题有关地方时和纬度的计算,08年选择题第11题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来解决相关探究活动,定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