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追求课堂有效生成的教学策略

作者:林丽玲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因生成而美丽,但并非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生成的真实有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耐心倾听,善待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过:“蹲下身子,倾听孩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耐心倾听,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中共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让数学课堂在学生发展中动态生成。笔者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练习课上出示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师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后,再全班交流。
  生1:先求出圆柱的高h=37.68÷(3.14×3×2)=2(分米),然后再求出体积v=3.14×32×2=56.52(立方分米)。
  他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笔者刚表扬完这位同学,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是一个平时很让人头疼的学生,作业经常要追讨,成绩不好,是老师们眼里的一名“差生”。见他举手,笔者有点犹豫:如果让他回答,可能要浪费时间。但转念一想:学困生更需要关爱,何不耐心倾听他的回答呢?生2: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是这样列式37.68÷2×3=56.52(立方分米)。咦?答案是一样的。笔者想:他不会是蒙的吧?且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2:我们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生2向笔者借了教具,边说边动手,拼成长方体后,把它平放在讲台上让大家观察。(如图)
  
  
  此时,笔者恍然大悟,同学们也茅塞顿开。原来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还可以等于侧面积÷2×半径,即37.68÷2×3=56.52(立方分米)。
  多么独特的见解!笔者不禁为之喝彩。这样,又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出现了。在大家的一片掌声里,只见这位“差生”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笔者庆幸:正因为有了教师的耐心倾听、细心呵护、理性捕捉,才有了学生思维的灵动,有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二)精心预设,期待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辨证的,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根本谈不上精彩的生成。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只有课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预设必须考虑学生能够与物(教辅材料)对话、与伙伴(教师或学生)对话、与己对话(反思性)。因此,课前的预设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课程目标、知识结构的全面理解;第二,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必备资料,这些资料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第三,教师应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并能引起学生在生成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教师只有以学定教,从“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才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针对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的特点,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比如,有的学生说:5角、1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我知道10元人民币上画的是毛主席;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我们国家风景优美的地方;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防止坏人造假人民币;有的说:不能在人民币上面随便写字,那是对人民币的不尊重……正因为有了这一精心设问,学生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示了他们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一个精心的设问,为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适时调整,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往往稍纵即逝,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揭示课题后,笔者要求学生编几道分数乘分数的题目。笔者把学生编的算式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这些算式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自己出的这类题的计算方法。”谁知,话音刚落,有个学生就说了:“老师,我会做,只要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就行了。”其他学生听他这么一说,都跟着嚷:“老师,我也会。”天哪!这节课该怎么上下去?理智告诉笔者:必须马上调整教学策略。笔者首先表扬这位学生的知识超前,然后故作惊讶地说:“这些题大家都会做了,那我们这节课该上些什么呢?”教室里安静了片刻,有几位已经在交头接耳了:“为什么分数乘分数可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呢?”“分数乘分数与我们昨天学的分数乘整数有什么联系吗?”此时此刻,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这些问题是最宝贵的财富,得好好把握课堂生成的资源。于是顺水推舟,把这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让学生自我探究与讨论,把预设时的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讨变验证:为什么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只见有的学习小组在计算,有的在画图,有的在相互讨论着什么……由于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不仅实现了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四)善于引燃,创造生成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使自主学习成为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探索成为常态;教师要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老师的智慧耐心引导学生使教师的指导成为升华,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例如,教学化简比时在练习环节请几位学生板
  
  演,陈禹天同学在化简:时直接写出了答案
  
  :=7:12,同学们看了哄堂大笑,并传来“反过来、反过来”的议论声。陈禹天红着脸,急冲冲地跑回座位,深深地埋下了头。面对这一错误,笔者决定采用延缓评价,不急着下结论,把时空留给学生。这时笔者示意同学们不要笑:“陈禹天,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陈禹天低声说:“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最简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比。”笔者表扬道:“你真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陈禹天稍稍抬起头,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笔者接着说:“对陈禹天同学的思路,大家可以讨论讨论,化简后的比跟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呢?”这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还动笔计算。过了一会儿,部分学生举起了手。生1:我发现化成的最简比不是7:12,而是12:7。生2: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成12:7,就是它的最简比了。生3:对,试着又举了一个例子 ∶,化简后得4∶
  
  3。生4:我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他们的最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写成的。生5:我还有补充,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如果他们的分母不是互质数,那么要把分母位置调换后再化简。如 : =4:2=2:1。笔者真诚地夸奖道:“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比的简便方法。那么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个规律是怎样获得的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陈禹天的身上。陈禹天如释重负,先前那种不安一扫而光,自豪地挺起了胸……这样处理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错误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辨错、改错的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令意外的生成得以充分的利用,课堂也因此而多了一份精彩。
  课堂生成应当成为思维碰撞的亮点,有经历、有收获、有碰撞,才有提升。教学是一门艺术,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教师应做有效生成的催化者,让教学的生命力在动态生成中涌动,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精彩无限。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