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创设参与情境 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潘红建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的参与氛围,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下面就“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联系实际量一量,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这节课的开始,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量课本、分苹果的情境:①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量得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②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能用整数表示吗?此时学生立即产生了思维冲突,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学生心理上迫切想知道答案,从而形成了接受新知识的情绪状态。笔者再趁势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同时也渗透了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抓住关键动一动,让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
  
  实际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际操作,不仅可以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而且可以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再现已学过的知识。
  虽然学生在以前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已初步有了“平均分”、“几分之一或者几分之几”的分数的表象,但由于间隔时间长,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再现已学过的知识,教学时笔者再一次组织学生动手操作:①怎样把一块饼(实物图)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用分数怎样表示?②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呢?试试看。③怎样在一条1米长的线段上表示出五分之一、五分之四?这样组织,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回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深刻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而且让学生获得了一次动手操作的机会。其中,折纸更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符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帮助学生回忆起这部分旧知识后,指出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而且还可以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渗透了知识的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这一道理。
  
  (三)紧扣难点议一议,让学生拥有发言的舞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有助于理清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充分、自由讨论问题提供一个舞台。笔者在突破本课的难点,即单位“1”的建立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讨论。
  1.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桃子图,初步认识到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后,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接着出示了桃子图,并出示了引发思维的填空题:把8个桃子看作(),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桃子,每份是这个整体的()/();6个桃子是这样的()份,就是这个整体的()/()。采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但让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
  2.在学生逐步认识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共同的本质属性,都是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后,及时抽象出单位“1”,同时向学生说明为什么“1”要加引号,使学生加深对单位“1”含义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互相口头举例。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本书是一个整体,一捆书也是一个整体;一组学生是一个整体,全班学生也是一个整体;1千克是一个整体,5吨也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们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既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又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合重点练一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会用。为了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成功地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笔者扣住本课的重难点,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习题,通过区别比较,促使认识深化,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例如,抽象出单位“1”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①如果把全班48人看作单位“1”,每个同学占全班人数的()/();②如果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4组,每个同学占一组同学的()/(),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③一个同学占全班同学的1/48和占一组同学的1/12,有什么不同?这里的问题,正是学生所产生的疑问,也是学生思考的关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在学生理解了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后,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看到下面的残缺分数,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看到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涨。一般同学都能从( )/8想到分母是8,分数单位是1/8;从5/( )想到分子是5,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思维活跃的同学能主动得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母、分子的关系。把两个残缺分数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分数,由此可联想到本节课的所有内容。
  这样,既巩固了有关概念,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发展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挥了全班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